[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梁安装方法及其轨道基础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2873.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1/00;E02D27/12;E0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安装 方法 及其 基础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安装方法及轨道基础施工方法,该轨道梁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支撑板安放步骤,将支撑板放置于预埋好的上端面裸露于地面的管桩上,且在支撑板和管桩之间配置好高差调节构件;支撑板高度调整步骤,根据测得的各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差调节所述高差调节构件的伸缩长度,以调整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管桩的安装高度;以及轨道梁固定步骤,将轨道梁的底部安装板固定至所述支撑板。此种轨道梁安装方法能够在支撑板安放完成后通过高差调节构件调整支撑板的安装高度和水平度,从而提高轨面铺设的平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梁安装方法及其轨道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轨道施工作业来讲,桩基施工都是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桩基施工作业过程中通常难以保证各桩身高度齐平。并且,由于轨道项目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时间,针对冻土、松软厚土层等地质情况复杂的桩基施工区域,即使将各桩身施工到大致同一高度,各管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保证轨面的平顺性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必须要尽可能减小桩基的沉降幅度。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455724U)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软土区施工跨中预制桩和跨端预制桩。
步骤二,施工跨端支撑梁下部的素砼垫层。
步骤三,绑扎用于跨端支撑梁的跨端梁内钢筋,并用混凝土浇筑形成跨端支撑梁。
步骤四,将跨中支撑梁的跨中梁内钢筋与跨中轨枕嵌入式支撑板内的板内钢筋进行交错绑扎。将预制枕轨块4通过防迷流钢筋连接,并放置于绑扎好的钢筋结构上。
步骤五,精调轨道,然后将跨中支撑梁与轨枕嵌入式支撑板一体浇筑成型。浇筑后的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设置于跨端预制桩上。
步骤六,按照同样的顺序施工第二段,并将相邻二段的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和设置于第一段的跨端预制桩上。其中第一段的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与第二段的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之间留有一变形缝。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与跨端预制梁之间采用5cm厚的沥青麻丝填充。按照上述步骤依次铺设各段。
步骤七,在铺设好的轨枕嵌入式支撑板上铺设铺装层,完成路基轨道。
上述的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具体施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够减小地基沉降,但是,上述的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具体施工方法在精调轨道前并未有效调整预制枕轨块的安装高度,这就会引起轨面铺设时的不平顺。另外,这种施工方法还具有施工量大、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缺陷,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轨道施工方法中桩身顶部高度不一导致的轨面铺设不平顺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梁安装方法,具有如下特征,包括如下步骤:支撑板安放步骤,将支撑板放置于预埋好的上端面裸露于地面的管桩上,,且在支撑板和管桩之间配置好高差调节构件;支撑板高度调整步骤,根据测得的各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差调节所述高差调节构件的伸缩长度,以调整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管桩的安装高度;以及轨道梁固定步骤,将轨道梁的底部安装板固定至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梁安装方法中,还具有如下特征:在支撑板安放步骤中,使各所述高差调节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管桩的安装孔和所述支撑板上相应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梁安装方法中,还具有如下特征:在支撑板安放步骤中,根据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差调节所述高差调节构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配合长度;和/或根据管桩顶部的水平高度差调节所述高差调节构件的伸缩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2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