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镜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3318.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虞红;高阳;费锦东;杜渐;张盈;张兴;杜惠杰;赵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射镜支撑结构,包括:与反射镜侧壁结合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结合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边缘外侧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内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端以及第一调节端,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一调节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端和第二调节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端和第二调节端为可枢转的铰链中心。本发明提供的反射镜支撑结构,通过多点边缘支撑结构对反射镜实现可靠支撑,解决了在100K和300K温度环境下,大尺寸大重量反射镜的机械支撑和调试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射镜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低冷光学领域中,除了在光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无热化设计外,光学元件的机械支撑结构和调试机构也是保证系统像质的重要环节。系统的结构要适应低温真空和常温常压两种工作环境,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低温对材料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结构对大温差的适应、材料对真空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对于口径为1米,重量500公斤左右的球面反射镜的机械结构设计,首先要保证有可靠的支撑,尽量减小由自重和支撑结构带来的面型形变和额外应力;其次要保证机械结构可调,能够使光学元件处于最佳的光路位置。以往低温环境下反射镜支撑技术通常采用吊带法,即通过宽钢带将反射镜垂直吊起。这种方法使反射镜的自重沿径向均匀地作用在其下半圆的吊带上,避免了集中应力,较好的抵消了反射镜的自重。但是对于大尺寸大重量的反射镜来说,吊带法产生的位移形变较大,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反射镜支撑结构,包括:与反射镜侧壁结合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结合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边缘外侧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内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第一端以及第一调节端,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一调节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端和第二调节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端和第二调节端为可枢转的铰链中心。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航向叉架,所述航向叉架沿所述反射镜竖直方向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外侧壁上。
优选地,沿所述反射镜的水平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对称设置俯仰轴,所述俯仰轴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侧壁结合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上固定俯仰调节机构,所述俯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的俯仰方向。
优选地,沿所述反射镜的竖直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设置对称航向轴,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还设置航向调节机构,所述航向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的航向方向。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底座。
优选地,所述位于第二固定机构底部方向的航向轴固定在所述底座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宽度与所述反射镜宽度相同,以使所述固定杆与反射镜之间形成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四个,所述每个支撑部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夹角为24°。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采用相同材料制作。
优选地,述反射镜的镜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之间结合固定有非金属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镜支撑结构,通过多点边缘支撑结构对反射镜实现可靠支撑,解决了在100K和300K温度环境下,大尺寸大重量反射镜的机械支撑和调试问题。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使用螺纹调节驱动配合两轴支撑结构,对反射镜实现静态高精度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