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3560.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昊;江俊;党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戴贤群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 ||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用于输送冷媒的扁管、在所述扁管上相邻设置的第一散热部(20)及第二散热部(30),所述第一散热部(20)具有多个条波浪状的微通道散热翅片(23),所述第二散热部(30)包括多个插排式翅片(1),每个所述插排式翅片(1)具有用于放置扁管的扁管槽,所述扁管的一部分嵌入在所述扁管槽内,所述扁管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微通道散热翅片(23)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部(30)包括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插排式翅片,每个所述插排式翅片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主散热段(11)以及迎风散热段(10),相邻所述插排式翅片的所述迎风散热段(10)彼此相连形成迎风散热部(13),在所述迎风散热段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冷却管的通孔(3),所述冷却管与所述扁管连通,实现制冷剂的流通,相邻所述通孔(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相邻扁管槽之间的间距,空气先流经所述冷却管换热,再与所述扁管换热,以减少所述扁管处的结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集流管(41)和第二集流管(42),所述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4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42)连通,所述扁管沿水平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0)与所述第二散热部(30)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0)与所述第二散热部(30)沿水平方向自左而右或自右向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0)包括多个微通道散热段,所述多个微通道散热段至少包括第一微通道散热段(21)和第二微通道散热段(22),所述第一微通道散热段(21)和所述第二微通道散热段(22)之间设有插片式散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散热段(21)、所述第二散热部(30)以及所述第二微通道散热段(22)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通道散热段(21)、所述第二散热部(30)以及所述第二微通道散热段(22)沿水平方向自左而右或自右向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段(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扁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段设有百叶窗结构,所述百叶窗结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设有用于定位相邻翅片间距的第一翻边,所述主散热段设有用于定位相邻翅片间距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主散热段用于形成扁管槽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5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下一篇:冷媒流路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