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225.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吕鑫;李强;梁守成;张健;李丽霞;陈冠中;林春阳;唐晓旭;张岭;高建崇;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0/56;C08F220/06;C08F216/08;C08F2/32;C09K8/514;C09K8/516;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相微 乳液 淀粉 接枝 共聚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醇和羟丙基淀粉混合,然后溶于水中,得到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溶液;2)向所述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溶性单体,混合,得到含有水溶性单体和羟丙基淀粉的水相溶液;3)向所述含有水溶性单体和羟丙基淀粉的水相溶液中加入环己烷、乳化剂以及引发剂,混合,得到油包水型乳状液;4)将所述稳定的油包水型微乳状液进行反应,得到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注入性能、耐温抗盐性能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性能,同时具有耐酸碱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微球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级至微米,形状为球形或其它几何体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微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由于特殊的形貌和尺寸,高分子微球具备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高分子微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涂料、纸张表面涂层、化妆品等大宗产品,到用于药物缓释控制的微囊、蛋白质分离用层析介质的高附加值都应用到了高分子微球材料。目前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在油气开采领域应用尚未见报道。目前,油藏深部调驱材料中,有机调驱剂耐温抗盐能力差,成本昂贵;而无机调驱剂的选择性和注入性较差。亟待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以及选择性注入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的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其具有优异材料性能,能应用于制备油藏深部调驱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水溶性单体与羟丙基淀粉在反相乳液体系中聚合,即得到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材料。
上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醇和羟丙基淀粉混合,然后溶于水中,得到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溶液;
2)向所述羟丙基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溶性单体,混合,得到含有水溶性单体和羟丙基淀粉的水相溶液;
3)向所述含有水溶性单体和羟丙基淀粉的水相溶液中加入环己烷、乳化剂以及引发剂,混合,得到油包水型乳状液;
4)将所述稳定的油包水型微乳状液进行反应,得到反相微乳液法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乙醇、所述羟丙基淀粉与所述水的质量比可为0.05~0.125:1:13~25,具体可为0.3:4:100、0.4:4:90、0.3:6:100、0.4:5:90、0.3:4:80或0.5:6:80;
所述步骤2)中,所述羟丙基淀粉与水溶性单体的质量比可为1:1.5~2.75,具体可为4:9、4:10、6:11、1:2;
所述步骤3)中,所述羟丙基淀粉与所述环己烷、所述乳化剂和所述引发剂的质量比可为1:18~30:0.03~0.1:0.001~0.0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搅拌转速可为10000~15000r/min,具体可为10000r/min、12500r/min或15000r/min;所述混合的时间可为20~40min,具体可为20min、30min或40min;
所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搅拌转速可为10000~15000r/min,具体可为10000r/min、12500r/min或15000r/min,所述混合的时间可为20~40min,具体可为20min、30min或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纸用施胶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