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外壳小单元的塑包钢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877.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聂德鑫;张海龙;蔡炜;方超;张雷;谭进;倪学锋;贺建军;潘吉林;宋友;李萍;刘文;孙晓凤;王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224;H01G2/02;H01G2/08;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单元 全绝缘 绝缘外壳 集合式电容器 电容器芯体 绝缘螺栓 小单元 电容器单元外壳 电容器 玻璃纤维布 电容器装置 安装法兰 出线套管 焊接部位 绝缘树脂 框架主体 连接部位 密封绝缘 安装孔 加工带 绝缘油 限位板 灌封 减小 油箱 缠绕 焊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外壳小单元的塑包钢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及安装方法,所述电容器包括:油箱、出线套管、电容器芯体及绝缘油,所述电容器芯体包括全绝缘框架和置于框架内的电容器单元,电容器单元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通过限位板固定在全绝缘框架中,或者采用在电容器单元外壳上加工带安装孔的安装法兰,通过绝缘螺栓固定在全绝缘框架相应位置上,全绝缘框架主体采用塑包钢型材焊接而成,型材焊接部位通过缠绕玻璃纤维布进行处理,对绝缘螺栓连接部位灌封绝缘树脂进行密封绝缘处理,实现框架全绝缘化。所述电容器单元采用绝缘外壳,可以进一步减小电容器单元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到达降低整个电容器装置体积和重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的塑包钢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集合式电容器芯体框架通常采用热轧型钢焊接而成,焊接完成后需进行除锈、局部抛光、镀锌防锈等处理,处理工艺较复杂。同时,为保证电容器电气绝缘性能,钢框架与电容器金属外壳之间须保证一定的绝缘间隙,这样导致油箱绝缘油用量大,整体重量较重、体积较大。
专利号为201410847445.3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电容器芯体绝缘的集合式电容器,包括互相绝缘的金属构架、电容器单元、大箱壳及套管,电容器单元装在金属构架上,金属构架与金属构架之间及与大箱壳之间用绝缘支撑件进行绝缘,金属构架的两个侧面金属件上安装有油隙分隔绝缘件,将芯体与大箱壳间的油隙分割成了多油隙绝缘层;金属构架的正背面的电容器单元的连接线,采用引线油隙分隔绝缘件固定安装在绝缘线上,将导线与大箱壳间的油隙分割成了多油隙绝缘层,即电容器芯体四周均有多油隙绝缘层。然而该专利存在的缺点是:因为采用金属框架,整体结构过于复杂、局放高,并且体积较大,整体重量较重,随着电压等级和容量增加时,上述缺点更加明显,同时还具有散热不好、结构不紧凑、端对地耐压水平低、可靠性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集合式电容器绝缘油用量大、体积大、重量重、结构不紧凑等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的塑包钢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及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的塑包钢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包括:油箱、A、B、C三相出线套管、电容器芯体及绝缘油,电容器芯体置于充满绝缘油的油箱之中,A、B、C三相出线套管安装在油箱上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体包括全绝缘框架和置于框架内的若干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通过限位板固定在全绝缘框架中,或者采用在电容器单元外壳上加工带安装孔的安装法兰,通过绝缘螺栓固定在全绝缘框架相应位置上,所述全绝缘框架的框架主体采用塑包钢型材焊接而成,型材焊接部位通过缠绕玻璃纤维布进行处理,同时对需要采用螺栓连接的部位采用绝缘螺栓连接,对绝缘螺栓连接部位灌封绝缘树脂进行密封绝缘处理,实现框架全绝缘化。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芯体包括全绝缘框架、单元隔板、电容器单元、连接导线、限位板、绝缘螺栓,电容器单元分层搁置在全绝缘框架上,各电容器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导线实现电气连接,同时每层各相邻电容器单元之间通过单元隔板进行分隔和定位,并保证相邻电容器单元之间留有绝缘油通道,单元隔板通过在其两端切割凹形缺口分别卡在限位板上,同时通过电容器单元浸油后发生一定的膨胀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全绝缘框架为多层框架式结构,每层框架通过纵梁与横梁焊接而成,每层框架横梁与纵梁处于同一高度构成一放置平面,用于放置电容器单元,各层框架与立柱拼接后焊接形成整个塑包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全绝缘框架的横梁、纵梁、立柱采用的材料为塑包钢型材,型材的材质、截面形状、尺寸均一致,仅型材长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全绝缘框架的塑包钢型材采用标准方管。
进一步地,所述全绝缘框架每层两侧各安装一限位板,限位板和立柱相应位置加工螺纹通孔,通过绝缘螺栓将限位板固定在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