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275.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举;林坚生;李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蜗壳 后倾式 离心 风机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该降噪蜗壳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2)的内侧空腔(1),内侧空腔(1)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内侧空腔(1)连通的降噪凹槽。根据本发明的降噪蜗壳,能够降低后倾式离心风叶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对窗机的能效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升风机效率,很多厂家开始尝试使用后倾式离心风叶;后倾式离心风叶效率高,但是同时噪音也高,因此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蜗壳、后倾式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能够降低后倾式离心风叶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噪蜗壳,包括用于安装离心风叶的内侧空腔,内侧空腔的周侧侧壁上设置有与内侧空腔连通的降噪凹槽。
优选地,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前侧的侧壁上的前凹槽;和/或,降噪凹槽包括设置在内侧空腔的位于离心风叶侧面的侧壁上的侧凹槽。
优选地,降噪蜗壳包括蜗舌,侧凹槽设置在蜗舌上。
优选地,蜗舌朝向离心风叶的侧面与离心风叶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优选地,内侧空腔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前凹槽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向着远离内侧空腔的方向凹陷的深度为H3,其中H4/20≤H3≤3H4/10。
优选地,在平行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转轴且垂直于内侧空腔的前壁面的平面内,前凹槽关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对称。
优选地,前凹槽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前凹槽的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底部宽度为L4,其中L4<L3,且前凹槽从开口边缘到底部边缘之间为圆弧过渡。
优选地,侧凹槽包括U型槽,U型槽的宽度为H1,U型槽的侧壁距离内侧空腔的后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内侧空腔沿离心风叶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H4,其中H4/10≤H1≤3H4/10;H4/2≤H2≤4H4/5。
优选地,侧凹槽包括沿着从内侧空腔的后侧壁向着内侧空腔的前侧壁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其中第一侧边连接至内侧空腔的侧壁,第六侧边连接至内侧空腔的前侧壁,第三侧边、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形成开口朝向内侧空腔的U型槽,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形成朝向内侧空腔凸出的凸起。
优选地,第一侧边与该第一侧边所连接的内侧空腔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80°~90°;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2=100°~110°;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3=120°~130°;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α4=90°;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之间的夹角为α5=120°~130°。
优选地,各相邻侧边之间均为圆弧过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倾式离心风机,包括后倾式离心风叶,还包括上述的降噪蜗壳,离心风叶设置在降噪蜗壳的内侧空腔内。
优选地,当降噪蜗壳包括蜗舌时,离心风叶与蜗舌之间的最小间隙为10至15cm。
优选地,当前凹槽沿着垂直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L3时,离心风叶的直径为D,0.4D≤L3≤0.6D。
优选地,当侧凹槽包括U型槽时,U型槽的底壁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U型槽的开口顶点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离心风叶的直径为D,0.38D≤L1≤0.42D,0.36D≤L2≤0.4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