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辅助佩戴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418.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项失良;闫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辅助 佩戴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安全带辅助佩戴器及汽车。安全带辅助佩戴器包括:摆臂和驱动机构;所述摆臂设置在车辆靠近座椅一侧的立柱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摆臂摆动;所述摆臂上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用于在所述摆臂向前摆动时与安全带耦合,并带动安全带向座椅前方移动。从而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带佩戴的便捷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安全带辅助佩戴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车辆的越来越普及,人们对驾乘质量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安全带使用的人群也变得广泛,其中包括身高不同、体型不同的各类人群等等,而对于安全带而言,不仅要保证安全性能,并且要佩戴舒适。
传统安全带佩戴方式,便捷性差,乘客先要要侧身20-30°且右手要跨过整个胸前,才能持到安全带。此佩戴过程便利性差,可能导致乘客不愿意佩戴安全带。事故时,未系安全带的乘员不能被安全带约束,乘员伤亡。
因此如何解决降低安全带佩戴的便捷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带辅助佩戴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带佩戴的便捷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安全带辅助佩戴器,包括:摆臂和驱动机构;
所述摆臂设置在车辆靠近座椅一侧的立柱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摆臂摆动;
所述摆臂上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用于在所述摆臂向前摆动时与安全带耦合,并带动安全带向座椅前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电磁铁;
所述电磁铁用于吸引所述安全带的锁舌,将所述安全带吸引向所述摆臂,且使所述安全带的织带位于凸出部的摆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横移机构;
所述横移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内,所述横移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横移机构推动所述摆臂向远离所述立柱一端横移,以使所述安全带的织带位于凸出部的摆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阻尼臂和第一驱动件;
所述阻尼臂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阻尼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机械臂、斜面轨道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斜面轨道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内,所述机械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所述斜面轨道上,所述机械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机械臂沿所述斜面轨道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向汽车前方移动的水平距离为150mm-200mm。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与所述立柱的饰板表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所述感应装置感应到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感应装置将发动机工作的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装置内,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使设置在主驾驶一侧的立柱饰板上的摆臂向前方运动;
所述感应装置还用于感应副驾驶或是后排座椅上是否有人乘坐,若副驾驶或是后排座椅上有人乘坐时,所述感应装置将副驾驶或是后排座椅上的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装置内,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所述副驾驶或是后排座椅相对应的摆臂向前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传动件;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立柱内,且所述伺服电机能够在所述立柱内进行横向移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摆臂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一种汽车,具有上述的安全带辅助佩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支撑的安全气囊
- 下一篇:乘用车第二排安全带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