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771.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阳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2 | 分类号: | B24B31/02;B24B31/14;B2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充电 接口 壳高光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CNC数控设备加工出充电接口壳;2)将研磨石Ⅰ和步骤1)得到的充电接口壳按比例加入到滚动研磨机的研磨桶中进行滚动研磨,再将研磨后的充电接口壳清洗和烘干;3)将步骤2)得到的充电接口壳进行喷砂处理;4)将研磨石Ⅱ和步骤3)得到的充电接口壳按比例加入到滚动研磨机的研磨桶中进行研磨。本发明的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不仅具有良好的高光效果,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良率和稳定性,缩短加工流程和时间,节约人力、降低物料损耗,从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C产品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3C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充电接口设有一充电接口壳1,充电接口壳1的入口内侧具有高光面11,高光面11是高光工艺的重点加工部位。通常,充电接口壳1的入口宽度不超过2mm。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接口壳1的加工流程。在现有技术中,将CNC数控设备加工出的具有预设形状和尺寸的充电接口壳1在振动研磨机中研磨以除去CNC加工后残留的毛刺,经清洗烘干、喷砂处理、清洗烘干工序后,再单独对充电接口壳1的高光面11进行CNC高光加工,最后再进行清洗烘干,形成具有高光效果的高光面11。在振动研磨工序中,磨料为具有棱角的树脂,比如金字塔性、四面体形、圆锥形,这种形状的树脂磨料具有一定的切削力。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1)在振动研磨过程中,充电接口壳1与树脂磨料产生摩擦,通过摩擦力将充电接口壳1棱边毛刺去除干净,但充电接口壳1经研磨后颜色会发生改变,暗淡无光泽且不均匀;
(2)另外,如图4所示,树脂磨料的棱角伸入充电接口壳1的入口内,并与高光面11接触,从而在高光面11处产生难以清除的划痕;
(3)喷砂处理后,还需要增加清洗和烘干工序,以除去充电接口壳1表面粘着的砂粒;
(4)由于树脂磨料在高光面11处产生的划痕,必须对高光面11单独进行二次CNC高光加工,也就是现有技术需要至少两个CNC工位才能完成高光加工,前后两次CNC加工产生制程累计公差,易造成尺寸波动,加工良率不稳定,且增加物料周转及人力需求,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能够提高产品良率和稳定性,缩短加工流程和时间,节约人力、降低物料损耗,从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CNC数控设备加工出充电接口壳;
2)将研磨石Ⅰ和步骤1)得到的充电接口壳按比例加入到滚动研磨机的研磨桶中进行滚动研磨,再将研磨后的充电接口壳清洗和烘干;
3)将步骤2)得到的充电接口壳进行喷砂处理;
4)将研磨石Ⅱ和步骤3)得到的充电接口壳按比例加入到滚动研磨机的研磨桶中进行研磨。
其中,充电接口壳的材质优选为304不锈钢。充电接口壳为具有入口的壳体,入口的内边环周具有高光面。入口的端面限定了平面AA',平面AA'垂直于入口的进入方向。高光面与平面AA'的夹角大致为45°。入口的外轮廓长度L1为8.3-8.4mm,外轮廓宽度D1为2.55-2.65mm,入口的内长L2为7.3-7.4mm,入口的内宽D2为1.65-1.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