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6179.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成;黄正华;康跃华;甘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3;C22F1/06;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压铸镁合金 抗高温 镁合金 蠕变 多元微合金化 抗高温蠕变性 熔化镁合金 质量百分比 晶粒 电子电器 耐热性能 时效处理 压铸成形 主合金 固溶 细化 零部件 摩托车 变质 优化 汽车 | ||
一种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镁合金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Al 8.5~9.5%,Zn 0.6~0.9%,Zr 0.1~0.3%,B 0.05~0.15%,Cr 0.05~0.1%,Yb 0.01~0.02%,Se 0.05~0.15%,Fe≤0.05%,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压铸方法包括配料、熔化镁合金液、压铸成形和固溶时效处理。本发明在优化Al、Zn主合金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微合金化处理,细化α‑Mg晶粒,变质富Fe相和Mg17Al12、MgZn2相,提高压铸镁合金的强度、耐热性能和抗高温蠕变性能,适合于压铸汽车、摩托车、电子电器等用镁合金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压铸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震性好、电磁屏蔽效果好等优点,在电子信息、体育运动器材、五金工具、医疗器械、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如各种电子电器、电动工具的外壳,汽车发动机的缸体、缸盖、轿车侧门、仪表盘、座椅骨架等。
压铸技术可以成形各种结构复杂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是镁合金零部件的主要成形技术。目前压铸用镁合金主要是Mg-Al系铸造镁合金,如AZ81、AZ91等牌号的铸造镁合金,这些牌号的镁合金由于Al含量较高而具有很好的铸造流动性,非常适合于压铸成形各种形状复杂的薄壁零部件。然而这些镁合金的耐热性能较差,当温度达到150℃时,镁合金的强度会急剧下降,镁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比常用的铝合金低一个数量级以上,导致镁合金零部件容易出现高温蠕变失效,这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零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因此,现有压铸用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仍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热性能好、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其特点是:该镁合金采用压铸技术制成,且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8.5~9.5%,Zn 0.6~0.9%,Zr 0.1~0.3%,B 0.05~0.15%,Cr 0.05~0.1%,Yb 0.01~0.02%,Se 0.05~0.15%,Fe ≤0.05%,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其中,Zr与B的质量比为2:1,Cr与Yb的质量比为5:1,其它杂质单个含量小于0.01%,总量小于0.05%。
本发明所述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的压铸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镁合金的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选用Mg10Zr5B合金、Mg5Cr1Yb合金、Mg5Se合金及纯度为99.9%的镁锭、99.7%的铝锭和99.85%的锌锭作为原材料进行配料;
第二步:在680~720℃加热熔化镁锭,然后加入占原材料总重量8.5~9.5%的铝锭、0.6~0.9%的锌锭、1~3%的Mg10Zr5B合金、1~2%的Mg5Cr1Yb合金和1~3%的Mg5Se合金,搅拌熔化成镁合金液;
第三步:对镁合金液进行精炼除气除渣后,在模具型腔温度150~200℃、压射速度1.5~2米/秒、压射比压40~50MPa、增压压力60~70MPa条件下,将镁合金液压铸成镁合金;
第四步:将压铸成的镁合金在390~400℃固溶处理6~8小时,水淬后,在150~160℃时效处理10~12小时,随炉冷却后得到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该抗高温蠕变的压铸镁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大于280MPa,150℃的高温抗拉强度大于220MPa,在施加应力50MPa、150℃条件下,100小时的蠕变速率小于1.8×10-9s-1,蠕变应变小于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轻镁锂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压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