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及增压反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96401.X 申请日: 2018-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8104846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胡柏学;伍毅敏;曾威;田军;杜召华;王勇;罗阳青;黄浩;胡习阳;吴伟国;蒋鑫;王叶丹;郭内强;卿立果;张振;周跃峰;匡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长沙普氏土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21D11/38 分类号: E21D11/38
代理公司: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代理人: 章社杲;卢军峰
地址: 410015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方形隧道 增压 洞室 中心基板 预留 弧形凹 外轮廓 直角板 直角边 直线边缘 凸边缘 外边缘 密封条 凹凸配合 边缘相切 交替连接 渗水通道 封堵 内壁 贴合 气压 相交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包括:中心基板,具有由四段弧形凸边缘和四段直线边缘交替连接而组成的外轮廓,外轮廓上设置有气压密封条;以及四个第一直角板,连接至中心基板并可接近或远离中心基板;每个第一直角板的外轮廓由两条第一直角边和一条弧形凹边缘构成,两条第一直角边相交成第一直角并且与弧形凹边缘相切连接,弧形凹边缘与弧形凸边缘凹凸配合;其中,四个第一直角板的第一直角边与中心基板的直线边缘组成增压反渗装置的方形外边缘,方形外边缘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内壁相贴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大小不同的方形隧道预留洞室封堵渗水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及增压反渗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中,为了安设各种设备设施,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中预留大小不同的各种洞室,如消防器材洞室、配电柜洞室、照明灯具洞室等。由于预留洞室嵌入在混凝土结构中,相应部位的混凝土厚度变薄,经常出现因振捣、脱模等形成的混凝土欠密实、蜂窝麻面等,由此造成洞室部位的混凝土抗渗能力下降,经常出现潮湿或渗水现象。由于预留洞室需要安放各种设备设施,洞室出现潮湿或渗水的危害十分大。

针对隧道预留洞室常见的混凝土抗渗能力不足问题,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表面涂刷防水材料、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方式进行处治。这些方法主要施作在混凝土表面,不能对混凝土本体起到抗渗和补强作用,是被动的抗渗处治方法,长期效果不理想。另外,对于最容易出现抗渗能力不足问题的洞室阴角位置,涂刷或者粘贴都十分困难,其施工质量更难保证。为了解决防渗处理不能深入混凝土内部的问题,研究工作者开发了渗透结晶型堵水材料,可以逆着渗水通道进行渗透结晶并逐步堵塞渗水通道。但是,这种逆向渗透的深度仍十分有限、且结晶速度慢,当渗水通道浅部窄、深部宽时,渗透结晶还存在不能完全封堵渗水通道的问题。

针对隧道预留洞室混凝土抗渗能力不足且修补困难的问题,十分有必要研究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抗渗堵漏材料的渗入深度问题。只有抗渗堵漏材料快速渗入到欠密实混凝土的内部,才能快速有效地处治预留洞室渗漏水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是人工额外施加压力促进抗渗堵漏材料渗透。

二是人工增压的方法和装置。要人工额外施加压力促进抗渗堵漏材料渗透,必须在隧道预留洞室底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并施加压力。但隧道预留洞室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由于内部直角转角的出现,给密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即使针对方形定制带直角的密封件,也难以适应隧道预留洞室大小不一、并可能存在施工误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其可以为大小不同的方形隧道预留洞室封堵渗水通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包括:中心基板,具有由四段弧形凸边缘和四段直线边缘交替连接而组成的外轮廓,外轮廓上设置有气压密封条;以及四个第一直角板,连接至中心基板并可接近或远离中心基板;每个第一直角板的外轮廓由两条第一直角边和一条弧形凹边缘构成,两条第一直角边相交成第一直角并且与弧形凹边缘相切连接,弧形凹边缘与弧形凸边缘凹凸配合;其中,四个第一直角板的第一直角边与中心基板的直线边缘组成增压反渗装置的方形外边缘,方形外边缘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内壁相贴合。

根据本发明,外轮廓设置有凹槽,气压密封条容纳在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四个第一直角板的每条第一直角边上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还包括使得第一直角板接近或远离中心基板的第一推拉装置,第一推拉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螺杆和第一调节螺母,第一基座固定在第一直角板上,第二基座固定在中心基板上,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基座上,另一端延伸穿过第二基座上的通孔,第一调节螺母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并且第一调节螺母抵靠在第二基座的侧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长沙普氏土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长沙普氏土木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