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面向对象的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6591.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峥映;梅劲松;李红荫;王德军;王辉平;吴练琴;谢自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6F8/30;G06F8/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面向 对象 可编程 自动化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面向对象的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是在对一个设备的动作流程进行编译的时候,只需要设置受控设备和受控动作,无需考虑硬件底层的外围接口,寄存器配置;在该方法中控制步骤的编程部分使用在应用编程方式从底层终端读取受控对象和动作权限,依据动作权限编译受控对象的动作指令,适用于任何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本发明的面向对象的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外围接口电路与控制底层的数据交互,完成了控制对象从固定的硬件电路到抽象的控制设备的转换,具有增加硬件的重复利用率,减少硬件的重复设计成本,维护成本;外围接口电路由控制底层控制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面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的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技术之一。如今,技术、生产、军事、管理、生活各领域都离不开自动控制领域。它是通过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某种控制指令,按照设定的动作,完成设定的功能。
企业对于自身的自动控制设备的研发,一般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首先熟悉所需控制设备的信息,设计底层控制电路。然后根据设备所需完成的动作流程,设计动作步骤,如果后期需要增加控制对象时,如果产品前期底层控制电路的设计有预留接口,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重新编写动作流程即可,但对于动作流程的编写也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如果前期的底层电路设计就没有多余的接口预留,那么从设计电路板开始,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控制设备一旦变更,将会带来很多问题。后期的维护工作非常繁琐。首先现有的控制电路的控制接口必须和控制设备的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只能重新开发。其次需要在底层控制电路上增加控制设备的控制代码,修改底层控制电路的控制步骤。那么如何在不动用底层代码的情况下,如何方便的去增加、减少或者改动控制步骤,是大多数硬件工程师所要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硬件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把动作流程控制设计成不需要C、C++基础的人员也可以进行编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面向对象的可编程的自动化控制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是在对一个设备的动作流程进行编译的时候,只需要设置受控设备和受控动作,无需考虑硬件底层的外围接口,寄存器配置;在该方法中控制步骤的编程部分使用在应用编程方式从底层终端读取受控对象和动作权限,依据动作权限编译受控对象的动作指令,适用于任何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连接受控设备的控制电路通过总线连接到底层终端上。
步骤二、底层终端与控制电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并对控制电路的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并存储。
步骤三、底层终端与上位机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上位机获取底层终端所连接的受控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动作权限。
步骤四、上位机根据受控设备名称及动作权限,设计控制步骤。
步骤五、上位机和底层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把控制步骤的详细信息下传至底层终端。
步骤六、底层终端把接收到的控制步骤信息编译成动作信息,存储并运行。
步骤一中所述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其特征在于:
一:底层终端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和总线接口。
二:控制电路既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通过总线受控于底层终端。
三:控制电路存储受控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动作权限。
步骤二中所述的控制电路的详细信息,是连接控制电路的受控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动作权限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