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6689.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伍成凤;何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52 | 分类号: | C08G77/452;D06M15/643;D06M101/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棉 通用型 亚胺 改性 有机硅 柔软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柔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原料及配比→合成方法与步骤。所得产品分子量高、粘度小、吸附性强、通用性强,能有效地覆盖在涤棉纤维表面及渗入涤棉纤维内部并经焙烘后成膜,赋予涤棉纤维织物蓬松、柔软、丰满的手感;改性后的有机硅柔软剂结合传统嵌段硅油和传统氨基硅油两者的共同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柔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嵌段硅油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面越来越广。就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嵌段有机硅柔软剂整理后的织物普遍手感专一,涤上手感好的棉上不佳,反之亦然,很难达到极高的通用性,随着染厂车间加工面料品种多元化,想要达到涤棉通用往往需要多个有机硅柔软剂复配使用,目前众多染厂定型机已经做到管道输送,多个有机硅柔软剂共同使用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高位槽,这不利于空间位置的利用和生产配方的管理,而且多个有机硅柔软剂复配后的效果往往很难体现各个单独柔软剂的优点。为了降低织物的整理成本,染厂对通用性强的有机硅油柔软剂需求量明显递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了传统嵌段硅油和传统氨基硅油赋予涤棉织物性能的单一性问题;合成工艺简单易操作,安全环保的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原料及配比:
端氢聚二甲基硅氧烷90~110份、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7~13份、异丙醇42~52份、氯铂酸(以铂含量计算)为端氢聚二甲基硅氧烷总用量的5ppm~15ppm、聚醚胺ED9005~10份、聚乙烯亚胺0.2~0.8份。
(二)、合成方法与步骤:
1)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制备:
将端氢聚二甲基硅氧烷、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异丙醇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75~82℃,加入氯铂酸,保温反应2~3小时,得到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2)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
将1)中得到的全部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胺ED-900、聚乙烯亚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至78~82℃,保温反应5~6小时,得到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
作为优选,所述端氢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10000、13000中的一种;所述聚乙烯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7000~10000。
作为优选,原料的份数都是质量分数。
本发明制得的一种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所得产品分子量高、粘度小、吸附性强、通用性强,能有效地覆盖在涤棉纤维表面及渗入涤棉纤维内部并经焙烘后成膜,赋予涤棉纤维织物蓬松、柔软、丰满的手感;改性后的有机硅柔软剂结合传统嵌段硅油和传统氨基硅油两者的共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红外谱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红外谱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红外谱图。
备注:1号曲线为端环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红外光谱曲线。
2号曲线为涤棉通用型亚胺改性嵌段有机硅柔软剂的红外光谱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