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配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014.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田英鸽;张鸥;赵盼盼;刘玉良;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B07C5/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晓云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组 锂离子电池 电池 常温测试 荷电状态 分容 充放电循环性能 电池内阻测试 电池组 充放电曲线 电池一致性 锂电池生产 操作过程 电池分档 生产效率 单参数 低动力 多参数 均衡性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配组系统,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的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包括电池编码、电池第一次分容、电池第二次分容、电池第一次常温测试、电池第二次常温测试、电池内阻测试、电池分档配组步骤。解决了采用单参数配组法的方式依据单一、误差大,采用多参数配组法的方式不能将电池间的本质区别呈现出来、均衡性差,采用多个参数配组、充放电曲线配组法两种配组方法结合使用的方式操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配组的电池一致性更好,充放电循环性能提高,且此方案不需要再测试其他参数,配组时不受荷电状态影响,可在任意低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下配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配组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对动力源的功率和能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单体电池需经过相应的组合后才能提供较大的功率和能量,理论上要求这些电池的内阻、容量等参数要尽量一致,从而能使电池释放出的功率最大。而由于受生产条件、制造环境、材料特性、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进行组合的多个单体电池,在性能参数方面会存在着一些差别,如:单体额定容量、单体开路电压、单体充电电压平台、单体放电电压平台、单体内阻、单体的电化学特性等,这些差别在其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将会逐渐增大,最终将会导致电池组的失效。因此,在对电池进行组装之前,必须通过配组筛选出具有一致性的电池单体进行配组、组装,才能使得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达到使用的要求。
目前,对电池单体进行筛选时,主要采用单参数配组法、多参数配组法、充放电特性曲线配组法,通过电池的测量容量、压降和内阻等性能中的一种或两种来配组电池。
采用单参数配组法的方式,由于筛选依据单一,考虑方面不全,难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误差比较大;采用多参数配组法的方式,所提取的特征项比单参数配组法增多,其配组优势很明显,但是,因为没有考虑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不能将电池间的本质区别呈现出来,均衡性差;采用多个参数配组、充放电曲线配组法两种配组方法结合使用,虽然也可以反映出电池的动态特性,但是,此方法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不适用于实际生产,生产效率低。
因此,本专利在现有电池配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单参数配组法的方式依据单一、误差大,采用多参数配组法的方式不能将电池间的本质区别呈现出来,均衡性差,采用多个参数配组、充放电曲线配组法两种配组方法结合使用的方式操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电池第一次分容
将待检测的电池放置在二次电池性能检测柜内,在预设条件下,测试电池的直流放电容量C1,根据有效数据对电池进行第一次分容,有效数据包括电池的直流放电容量C1,有效数据以工作电流进行放电检测;
S200、电池第一次常温测试
将分容后的电池放入老化柜内进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的过程是在10-30℃温度下保持时间ΔT1,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OCV1和交流内阻R1;
S300、电池第二次常温测试
电池第一次常温测试完毕后,再次将电池放入老化柜内进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的过程是在10-30℃温度下,保持时间ΔT2,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OCV2和交流内阻R2,
计算电池的自放电率K,按照如下公式:
K=(OCV1-OCV2)/ΔT2,
将电池按自放电率K值进行分档,分拣出K值、交流内阻值不符合要求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