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及脱粒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8129.9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章;杨立权;张博洋;种东风;李连豪;张红梅;何勋;侯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A01F11/06;A01F12/22;A01F12/4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轴 脱粒部 脱粒 切流 谷物收获 切流滚筒 谷物 脱粒装置 滚筒轴 谷粒 机用 筛板 平行布置 脱粒效率 物料输送 装置结构 排芯口 破损率 脱净率 喂入量 滚筒 漏出 排出 脱下 紧凑 发动机 堵塞 | ||
1.一种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流脱粒部、横轴流脱粒部以及位于切流脱粒部和横轴流脱粒部下方的筛板,筛板上均匀分布筛孔;
切流脱粒部包括切流脱粒箱,切流脱粒箱上设进料口;切流脱粒箱内转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之间设有V型进料挡板;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的表面均分布至少两个柱齿排,柱齿排自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的初始端至末端倾斜设置;各个柱齿排分别沿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周向分布;柱齿排包括多个沿切流滚筒轴向分布的柱齿;
横轴流脱粒部包括横轴流脱粒箱,横轴流脱粒箱内转动设有与第一切流滚筒平行的横轴流滚筒,横轴流滚筒初始端与切流脱粒箱末端连通;横轴流滚筒上自前之后依次设有脱粒区、筛分区和排杂区,脱粒区与筛分区之间,筛分区与排杂区之间均设有沿横轴流滚筒周向设置的分离盘;
脱粒区和筛分区均包括击打齿排和板齿排,击打齿排和板齿排均沿横轴流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两个击打齿排之间设置1个板齿排;击打齿排由沿多个设于横轴流滚筒外壁上的呈柱状的击打齿组成,板齿排由多个设于横轴流滚筒外壁上的呈板状的板齿组成;
排杂区包括多个设于横轴流滚筒外壁上的分离板,分离板沿横轴流滚筒长度方向设置;排杂区的末端与设于横轴流脱粒箱上的排芯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筛板下方配合切流脱粒箱和横轴流脱粒箱设有集粮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V型进料挡板包括两个呈弧形的板体,两个板体的顶端分别设位于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上方的水平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横轴流滚筒和与横轴流滚筒靠近的第二切流滚筒之间设喂入挡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横轴流滚筒、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的旋转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盘上设置筋板,分离板通过筋板连接在分离盘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横轴流滚筒内设有横轴流滚筒轴,横轴流滚筒轴和横轴流滚筒通过盘毂连接;横轴流滚筒轴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横轴流脱粒箱内,第一切流滚筒和第二切流滚筒内均设有切流滚筒轴,切流滚筒轴和第一切流滚筒以及第二切流滚筒通过盘毂连接;切流滚筒轴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切流脱粒箱内。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收获机用双切流横轴流脱粒装置进行的谷物脱粒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谷物进入切流脱粒箱;
2)切流脱粒箱内转动的第一、第二切流滚筒上的柱齿击打谷物,部分谷物的谷粒脱落,沿切流脱粒箱底部从切流脱粒箱中漏出;
3)切流脱粒箱内转动的第一、第二切流滚筒上的柱齿排对谷物进行梳理,并将谷物向切流脱粒箱末端推进;
4)谷物到达切流脱粒箱末端进入到横轴流脱粒箱,横轴流脱粒箱内横轴流滚筒上脱粒区的击打齿排和板齿排分别对谷物进行击打和揉搓,大部分谷物的谷粒脱落沿横轴流脱粒箱底部从横轴流脱粒箱中漏出;
5)随着横轴流滚筒的转动,谷物被推入到筛分区,筛分区的击打齿排和板齿排继续分别对谷物进行击打和揉搓使谷物上的谷粒充分掉落,沿横轴流脱粒箱底部从横轴流脱粒箱中漏出;
6)杂质成分的谷物进入到排杂区从排芯口排出;
7)对脱落的谷粒进行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1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