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8800.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陈向荣;杨君琦;林百顺;吴铭;袁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围护体系 止水帷幕 基桩 施工 技术加固 鉴定结果 节约资源 施工难度 基坑 被动区 结合处 合围 冷缝 融合 检测 | ||
1.一种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由既有基桩、既有止水帷幕与新建基桩、新建止水帷幕合围而成,所述既有止水帷幕与所述新建止水帷幕结合处设置冷缝加固,所述既有止水帷幕朝向新建基坑侧,设置有被动区加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被动区加固与所述既有止水帷幕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压密注浆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被动区加固由三轴水泥搅拌桩构成。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被动区加固深度为4~6m,厚度为2.5~4m。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去除既有基坑围护体系的桩顶冠梁;
步骤B:对既有基坑围护体系的基桩进行灌注桩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修复;
步骤C:对既有基坑围护体系的止水帷幕进行取芯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修复;
步骤D:对新建基坑的被动区进行加固;
步骤E:对新建基坑围护体系和既有基坑围护体系的结合处进行加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C中,检测所依据的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判定为Ⅰ类、Ⅱ类桩的基桩,无需处理;判定为Ⅲ类、Ⅳ类桩的,需要对该基桩进行抽芯检测,确定质量缺陷的部位和程度,再进行修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判定为Ⅰ类、Ⅱ类桩的,对该止水帷幕桩进行压密注浆处理;判定为Ⅲ类、Ⅳ类桩的,除了对该止水帷幕桩本身进行压密注浆处理外,还需要对该止水帷幕桩两侧3至5根桩距进行补桩或于土方开挖阶段在该区域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处理。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新建基坑的被动区进行加固的方法包括:三轴搅拌、高压旋喷、压密注浆,并且,加固深度涵盖基坑滑动面整体土体。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旧相结合的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结合处进行加固的方法为三轴搅拌或高压旋喷桩“冷缝”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8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抛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基坑外隧道变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