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9114.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攀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攀攀 |
主分类号: | H01M10/625 | 分类号: | 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63;H01M10/6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单元 泡沫金属 阻流 冷却装置 散热单元 导流罩 形通孔 叠置 储热单元 动力电池 散热 内孔 吸热 温度一致性 轴对称设置 电池单元 对称平面 矩形电池 相变散热 原位相变 冷凝部 蒸发部 异位 整合 对称 | ||
1.一种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充固液相变储热介质的储热单元、传热单元、散热单元,多个储热单元以矩形动力电池的厚度为间隔平行设置在散热单元下方,储热单元热界面结合地、交替地与矩形动力电池叠置,储热单元吸收并储存矩形动力电池的热量并确保储热单元各点温度之差小于5℃;
所述传热单元包括热管,至少3个传热单元间隔设置在储热单元中,传热单元的蒸发部插入到储热单元中,传热单元的冷凝部连接散热单元;传热单元将储热单元中的热量转移给散热单元并确保储热单元的温度不超过50℃;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导流罩和阻流风道,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以过中间对称平面(ω)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导流罩内孔,在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和导流罩内孔之间形成所述阻流风道,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的横截面沿气流方向由小连续变大然后又连续变小;所述散热单元确保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的温度低于传热单元冷凝部的介质相变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单元替换为第二散热单元,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包括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导流罩和阻流风道,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固定在导流罩内壁,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内孔形成阻流风道,所述阻流风道包括阻流增压段和扰流段;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的横截面沿气流方向由小连续变大然后又连续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单元包括左散热板、右散热板和储热腔,左散热板和右散热板密封地压装在一起形成储热腔,储热腔内设有多孔介质和储热介质,所述储热介质灌装高度至少大于矩形动力电池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管中装有热管工质,所述热管工质的启动温度比储热介质的固液相变温度高5-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包括头部分流段、阻流增压段和扰流段,头部分流段为凸锥形,阻流增压段横截面由入口横截面连续变大,扰流段横截面由大连续变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流增压段和扰流段连接处形成阻流风道的喉部,所述喉部横截面为入口横截面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传热单元的冷凝部插入到阻流形通孔泡沫金属中并与之钎焊连接,传热单元的蒸发部插入到多孔介质中并与之钎焊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制冷却结构,所述强制冷却结构包括轴流风扇、多个冷却水喷淋头和导流槽,轴流风扇设置在导流罩的末端,冷却水喷淋头间隔布置在倒流罩内壁,多个导流槽沿轴向间隔设置在导流罩(40)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矩形动力电池叠置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储热腔厚度一半的横截面中心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出储热腔中心温度T核,并发送给控制系统,满足条件:T核≥50℃,则启动强制冷却结构,迅速将储热腔中的储热介质液态石蜡转变成固态石蜡,直到满足条件:T核≤30℃,则关闭强制冷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攀攀,未经陈攀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91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