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99421.2 申请日: 2018-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8124899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8
发明(设计)人: 段永恒;樊渊;丁建云;崔建臣;张建华;姚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 段永恒
主分类号: A01N47/46 分类号: A01N47/46;A01N25/28;A01N25/04;A01N25/22;A01P1/00;A01P3/00;A01P5/00;A01P7/04;B01J13/1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陈波
地址: 100029 北京市西***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辣根 微胶囊悬浮剂 制备 囊壁 囊芯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多氨基化合物 界面聚合反应 微胶囊粒径 水性单体 新型农药 油性单体 制剂领域 常温下 稳定剂 药效期 质量比 挥发 聚脲 施药 固化 能耗 伤害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新型农药制剂领域的一种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悬浮剂是以辣根素为囊芯,油性单体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与水性单体多氨基化合物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得到的聚脲为囊壁,囊芯与囊壁的质量比为(1‑40):(1‑10)。本发明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使囊壁常温下固化,减少了能耗,有效减缓了辣根素的挥发,延长了辣根素的药效期,并通过加入适量稳定剂提高了辣根素的稳定性,减轻了对施药人员的伤害,所制备微胶囊粒径为0.5‑4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辣根素属于一种植物源生物农药,目前主要作为抗菌药物、杀菌剂、杀虫剂使用,为无色或浅琥珀色油状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名称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化学式为C4H5NS。结构式如下式1。

辣根素具有广谱的防腐和抑菌性能,对细菌、霉菌和酵母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体而言,该物质对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根腐丝囊霉、大丽花轮枝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果蔬采后主要的病原菌,其中包括葡萄抱霉、酒曲菌、念珠菌、毛霉和青霉,都有抑制分生抱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作用;对大豆抱囊线虫、甜菜抱囊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穿刺短体线虫等线虫都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此外辣根素对谷蠹、书虱、赤拟谷盗等多种仓储害虫也有很强的熏杀作用。虽然辣根素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与杀虫活性,但是其本身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与催泪性,直接施用原油对施药人员有一定的伤害性,且易造成农药的挥发损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药效作用,持效期短。

农药微胶囊是一种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形成具有一层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的一种新型农药剂型。胶囊加工形成后,还需将其它们以一定的浓度稳定地混合、悬浮在作为连续相的水中,因此又称为微胶囊悬浮剂。它包括囊壁和囊芯两部分,囊芯是农药有效成分及部分溶剂及助剂,囊壁是成膜的高分子材料。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微胶囊剂具有延长持效期、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保持药物活性与稳定性、减少或避免农药因外界环境造成的分解流失、减轻毒性和药害和降低对环境污染等作用。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喷雾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等,其中,界面聚合法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常温反应快、反应时间短等优势,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界面聚合法是将芯材乳化或混合在一个溶有壁材的连续相中,然后在芯材物料的表面上通过单体聚合反应而形成微胶囊。

现有农药微胶囊多为悬浮剂,但悬浮剂的悬浮率低,易发生团聚现象,影响药物的正常使用,且反应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使得一些热不稳定农药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分解。

经文献检索,辣根素在美国环境保护局主要登记为苗前土壤处理剂使用,剂型为含量达到96%的油剂;2004年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申请了一项专利:含有土壤熏蒸剂的固体物质(CN1878465A),利用明胶包覆辣根素;2006年天津商学院申请的专利(CN200610013059.X)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与辣根素进行包结,得到一种水溶性好的固体分子微胶囊粉末;2008年武汉绿世纪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专利(200810112497.0)公开一种辣根素胶囊剂及其应用,利用水溶性胶体和甘油包被辣根素,从而制备微胶囊。

目前,辣根素作为农药使用的剂型较少,主要有水乳剂与油剂,微胶囊剂型报导相对较少。辣根素微胶囊的制备主要利用β-环糊精包被,β-环糊精主要用于食物添加剂和抑菌剂,用于农药应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辣根素微胶囊悬浮剂,以辣根素为囊芯,以油性单体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与水性单体多氨基化合物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得到的聚脲为囊壁,囊芯与囊壁的质量比为(1-40):(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永恒,未经段永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9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