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方法、装置、机器人、运动物体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0797.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物体 加速度变化 机器人 预测信息 可读存储介质 应对措施 机器人技术领域 接收运动 控制运动 突发事件 信息生成 行驶过程 发送 伤害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装置、机器人、运动物体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中,处理方法包括:接收运动物体发送的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其中,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为根据用于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生成;根据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作出应对措施。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处理方法,能够使处于运动物体上的机器人,预先根据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情况,作出应对措施,从而保证了机器人能够在运动物体上正常工作,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行驶过程中突发事件对机器人及用户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方法、装置、机器人、运动物体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的迅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正逐渐改变着各个传统行业。
目前很多机器人都具备了自主行动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视觉或声波等方式寻路和避障,并且能够在固定的路面上平稳、快速的运动。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机器人都是单机的设备,所有运动和保持平衡的能力都依靠自身的传感器来进行,也就是说,只有传感器感受到变化时,才会做出反应。但由于机器人只有底盘和脚部会与地面接触,当其处于运动物体(如火车、公交车)上时,只能依赖于脚部或底盘轮组的传感器来感受其所处物体自身的加速度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无法避免的延时情况,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在公交车或高铁上有一台服务机器人,如果车辆紧急制动或急加速,等到机器人自身的传感器感知到这个突然的变化要做出应对措施(如立刻锁死)时,可能机器人已经无法保持平衡而跌倒,甚至飞了出去,这不仅会造成机器人的损坏,还可能对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方法、装置、机器人、运动物体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应用于在运动物体上工作的机器人,包括:接收运动物体发送的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其中,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为根据用于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生成;根据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作出应对措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应用于运动物体,包括:确定监测到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根据监测到的信息生成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将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发送至位于运动物体上的机器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应用于在运动物体上工作的机器人,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运动物体发送的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其中,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为根据用于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生成;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作出应对措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应用于运动物体,包括:监测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监测模块确定监测到控制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信息时,根据监测到的信息生成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生成的加速度变化的预测信息发送至位于运动物体上的机器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应用于在运动物体上工作的机器人上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运动物体,该运动物体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应用于运动物体上的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0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