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光解除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368.5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廖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瀚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机箱 后机箱 上进气口 下进气口 灯管 控制屏 拼接 进气口 气体传感器 电路系统 顶部设置 工作空间 工作效率 过滤装置 内部设置 出气口 进气量 拼接处 连通 狭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光解除臭设备,包括前机箱、后机箱和UV光解除臭模块,前机箱和后机箱前后拼接,且拼接处相互连通,前机箱上设置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前机箱顶部设置有控制屏,后机箱上设置有出气口,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前机箱内部设置有气体传感器,前机箱的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内部各设置有一组UV紫外线灯管,控制屏与UV紫外线灯管构成一个电路系统。通过设置两个进气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通过采用前机箱和后机箱前后拼接的设置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工作空间狭窄引发的设备无法安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光解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生产尾气中存在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处理非常重要。在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中,存在单个净化设备过大,操作空间狭窄,设备无法摆放的问题。同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净化效率太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可以采用结构更加简单、实用更加方便、净化效率更好的空气净化设备。从而降低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UV光解除臭设备。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V光解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箱、后机箱和UV光解除臭模块,所述前机箱和后机箱前后拼接,且拼接处相互连通,所述前机箱上设置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前机箱顶部设置有控制屏,所述后机箱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前机箱内部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前机箱的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内部各设置有一组UV紫外线灯管,所述控制屏与UV紫外线灯管构成一个电路系统,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控制屏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箱的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各设置的一组UV紫外线灯管包含两根UV紫外线灯管,水平并排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箱和后机箱上均设置有电控箱。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屏与前机箱上的电控箱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的滤料大于三层,滤料层由尼龙网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箱一侧设置有启停设备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后机箱上设置有用于设备搬运的扶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UV光解除臭设备,当废气由进气口进入时,气体中的大颗粒被尼龙过滤网层过滤,及时的避免气体中的大颗粒附着在设备的机箱内,同时通过设置上、下两个进气口,可以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达到合理调节设备功能损耗的效果,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1-UV紫外线灯管,2-电控箱,4-过滤装置,5-上进气口,15-下进气口,6-出气口,20-UV光解除臭模块,10-前机箱,11-后机箱,30-气体传感器,66-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UV光解除臭设备,包括前机箱10、后机箱11和UV光解除臭模块20,所述前机箱10和后机箱11前后拼接,且拼接处相互连通,所述前机箱10上设置有上进气口5和下进气口15,所述前机箱顶部设置有控制屏66,所述后机箱11上设置有出气口6,所述上进气口5和下进气口15内设置有过滤装置4,所述前机箱10内部设置有气体传感器30,所述前机箱10的上进气口5和下进气口15内部各设置有一组UV紫外线灯管1,所述控制屏66与UV紫外线灯管1构成一个电路系统,所述气体传感器30与控制屏66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瀚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瀚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