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536.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惠泉;王玉珏;丘明;彭彪;周龙生;欧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飓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冯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散热通道 外散热 热交换部件 热量传递 降温过程 两端封闭 内部部件 外部空气 外部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内散热通道、外散热通道以及热交换部件;内散热通道为两端封闭的通道、且其设于显示装置内部,以对显示装置内部部件进行降温;热交换部件设置在内散热通道和外散热通道之间,以对内散热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并将降温过程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散热通道;外散热通道设于显示装置外部、且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将热量传递至显示装置的外部。实施本发明可以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对显示装置内部的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尤其是户外电子设备通常采用风扇从进风口抽取自然风吹进装置内部再从出风口抽出热风的热量交换模式,实现为装置降温的目的。现有热交换模式无法做到显示装置内部风道完全密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长时间运作后显示装置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灰尘,从而影响性能,另外现有的装置为了成本与及薄和窄的外观设计,都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减小体积以降低占有空间。那样预留风扇的风运行的风道空间较小,怎么利用合理的空间设计合理的风的流向风道和换热方式则是一个现有降温技术比较重要的技术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内散热通道、外散热通道以及热交换部件;
所述内散热通道为两端封闭的通道、且其设于所述显示装置内部,以对所述显示装置内部部件进行降温;
所述热交换部件设置在所述内散热通道和外散热通道之间,以对所述内散热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并将降温过程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外散热通道;
所述外散热通道设于所述显示装置外部、且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将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显示装置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部包括半导体致冷器、设于所述半导体致冷器与所述外散热通道之间的第一导热材料,设于所述半导体致冷器与所述内散热通道之间的第二导热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紧贴所述半导体致冷器设置的密封材料。
优选地,所述内散热通道包括内散热组件、至少一个内风扇、冷风通道以及热风通道;
所述冷风通道设于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的控制板与功率板之间,所述热风通道平行设于所述冷风通道两侧,所述冷风通道与所述热风通道通过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通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所述内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且靠近所述热交换部件;所述内风扇设于所述冷风通道内靠近所述内散热器的一侧,其吹出的冷风进入所述冷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热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内散热器的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通。
优选地,所述热风通道包括设于玻璃门与显示屏之间的第一热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热风通道还包括设于外壳与内部安装板之间的第二热风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显示屏与内部安装板的顶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显示屏与内部安装板的底侧。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内风扇包含多个内风扇,所述多个内风扇并排设置且均与所述内散热器的第三端面机械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散热通道包括与所述内风扇垂直的方向设置的多个外风扇和与所述内散热器平行设置的外散热器,所述外散热器靠近所述热交换部件,所述外风扇之间通过所述外散热器相连接。
实施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对显示装置内部的降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飓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飓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柜上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下送风列间空调及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