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扎工艺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602.4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应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阳寰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3/12;B27J1/00;D21C5/00;D21F13/02;D21C3/04;D21C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梁钜喜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纸 裱糊 染料 轻便 糊料 选竹 用纸 扎制 整平 竹节 制作 彩绘 竹子 搬运 组装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扎工艺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竹料;(2)制竹料;(3)整平竹节骨;(4)破竹;(5)刮篾;(6)烤篾;(7)制纸捻;(8)扎制骨架;(9)裱糊;(10)彩绘;(11)组装。其中还公开了彩扎所用到的構皮纸、糊料、染料的制作方法。本彩扎工艺方法采用生长三年以上的成年竹子作为彩扎所使用骨架的原材料,质量轻便、韧性好、易于搬运;彩扎用纸为構皮制成的構皮纸,强度大,不易损坏,适合制作各种彩扎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工艺品制作领域,特别指一种彩扎工艺新方法。
背景技术
彩扎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品,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唐时期。最初的彩扎主要用于古代民间的祭祀仪式和丧俗活动中,随着老百姓的道德审美意识和精神需求的提高,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庆祝民俗节日及喜庆活动的重要装饰艺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的彩扎大多使用木头制作骨架,韧性低,易折断;彩扎用的纸也多为工业生产的印刷纸,强度低,容易破损,并且质量重,不易搬运。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扎工艺新方法。
本发明的彩扎工艺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选竹料:选取生长三年以上,在阴历九月采伐的,竹节眼平直、无虫蛀、无霉烂、节凸分部均匀且竹节长度大于30厘米的成年竹子。
(2)制竹料:将选取的竹子进行消毒和防虫防腐处理,然后放置在阴凉空气流通的环境下风干一年。
(3)整平竹节骨:用刀将竹料的竹节骨刮切整平。
(4)破竹:将竹料分割成长度相等的竹筒,将各竹筒劈砍成16根宽度一致的竹条。
(5)刮篾:沿纵向将竹条剖切成篾条,用砂纸打磨篾条表面毛刺,刮去外层竹青。
(6)烤篾:施加外力于篾条,并用文火烘烤定型。
(7)制纸捻:选取構皮纸为原料,将纸裁剪成10至25厘米长、2厘米宽的纸条,揉搓成条状纸捻。
(8)扎制骨架:使用纸捻捆绑法将篾条扎制成骨架。
(9)裱糊:在構皮纸一面刷上糊料,再在骨架上刷糊料,将構皮纸包贴在骨架上。
(10)彩绘:使用染料在裱糊后的構皮纸上绘制图案,制得彩扎部件。
(11)组装:将各彩扎部件用糊料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竹子的品种为贵竹、南竹、山竹、紫竹、箬竹、苦竹、箭竹、烟竹、丛竹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構皮纸的制作方法为:以構皮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至外层粗皮脱落;用碾子反复碾至树皮软烂,将软烂的树皮装入搅拌装置,加入清水反复摇晃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加入石灰后上火蒸煮成纸浆;将纸浆倒入模具晒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纸捻捆绑法分为交叉捆绑法、螺旋捆绑法、8字捆绑法和交叉带螺旋捆绑法四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糊料的制作方法为:取面粉加水搅成面块,取面块包于细纱布内放入清水盆中揉捏,直到面块溶尽形成面粉汁,并将面粉汁倒入桶内沉淀;待淀粉全部沉淀后吸取表面黄水,再加入清水制成原液;往原液中加入30℃的温水和明矾调成均匀的浆汁;将浆汁匀速倒入沸水中,并沿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颜色变得光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料的制作方法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色素,将色素与水和牛胶混合均匀后入坛密封,在室温下放置半个月。优选的,所述色素、水和牛胶的混合比例为1: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篾步骤中施加外力于篾条是指用超过篾条重量5-10倍的重物均匀的压于篾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阳寰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麻阳寰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葫芦植物立体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