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735.1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詹贺钫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贺钫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08;E02F3/12;E02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驱动腔 打捞装置 装置主体 捞取 处理装置 废水污泥 驱动电机 侧内壁 固定块 驱动轴 船体 主动带轮轴 驱动 动力连接 固定设置 连杆装置 两侧内壁 配合连接 前侧内壁 上侧端面 上侧内壁 右侧内壁 轴承转动 主动带轮 内固定 转动腔 动轮 转轴 左端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船体、污泥打捞装置及连接所述船体与所述污泥打捞装置的连杆装置,所述污泥打捞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左端面的上侧端面固定设置驱动固定块,所述驱动固定块内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后端动力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后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后侧内壁,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污泥捞取腔,所述污泥捞取腔靠近右侧内壁的后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腔相连通的转动腔,所述污泥捞取腔左侧靠近上侧内壁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轴心处设置有主动轮转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不同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沉淀物、漂浮物的统称,沉积于池塘底部的污泥不仅占据了池塘的水分容积,而且在污泥中会寄生大量的细菌以及病原体,影响了池塘内鱼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大量积累于池塘底部的塘泥还会发出臭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重视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同时从池塘打捞起的污泥经过处理后还可作为植物的养料使用,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协助清洁人员尽心塘底污泥打捞的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环保废水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船体、污泥打捞装置及连接所述船体与所述污泥打捞装置的连杆装置,所述污泥打捞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左端面的上侧端面固定设置驱动固定块,所述驱动固定块内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后端动力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后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后侧内壁,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污泥捞取腔,所述污泥捞取腔靠近右侧内壁的后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腔相连通的转动腔,所述污泥捞取腔左侧靠近上侧内壁的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轴心处设置有主动轮转轴,所述主动轮转轴前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污泥捞取腔的前侧内壁,所述主动轮转轴后端通过所述污泥捞取腔后侧内壁延伸通入所述转动腔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动腔的后侧内壁,所述主动轮转轴与所述污泥捞取腔后侧内壁间设置有隔离圈,所述主动轮转轴延伸通入所述转动腔内的部分与所述驱动轴通过绕设的驱动带形成动力配合连接,所述主动带轮的右侧及所述主动带轮的下侧且位于所述污泥捞取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轴心处设置有从动轮转轴,所述从动轮转轴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污泥捞取腔的前后侧内壁,所述主动带轮及所述从动带轮外边沿处绕设有链板,所述链板外侧固定设置有污泥捞取铲;所述驱动电机外部设置有降温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靠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污泥捞取腔相连通的污泥进口,所述污泥捞取腔左侧内壁内且位于左侧的所述从动轮左侧靠下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污泥捞取腔相连通的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的下端面向所述污泥捞取腔内延伸设置有导泥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船体下端面形成转动配合连接且关于装置主体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杆转柱,所述支撑杆转柱靠近所述装置主体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侧端面,所述支撑杆右侧的所述船体下端面设置有关于所述装置主体前后对称并有一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船体下端面的液压伸缩缸,所述液压伸缩缸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液压柱,所述液压内柱下端朝向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设置有液压柱转柱,所述液压柱转柱靠近所述装置主体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侧内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捞取铲为半球体结构,所述污泥捞取铲内设置有污泥容槽,所述污泥捞取铲前后端面分别与所述污泥捞取腔前后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贺钫,未经詹贺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清污的抓斗
- 下一篇:一种抽淤设备及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