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磁共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1845.8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江乐;赖碧翚;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6/04;H01F41/00;H01F41/12;G01R33/3815;G01R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磁体 电流 引线 构造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磁共振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磁共振设备,其中包括:一正极管,用于与超导磁体的正极端连接;一转接件,由绝缘且导热的材料制成,并设置于所述正极管的外表面;一负极管,用于与超导磁体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负极管具有中空筒体,且所述正极管及所述转接件插入所述筒体;一冷却件,沿所述负极管的径向设置,并借由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负极管与所述正极管,在所述转接件的与所述正极管接触的面和与所述冷却件接触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金属涂层,且利用该金属涂层将所述转接件和所述正极管之间、及所述转接件和所述冷却件之间分别焊接成一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磁共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中,需要设置向磁体内的超导线圈供给电力的电流引线以及向磁体外排出失超气体的排气通道。电流引线包括负极管和在负极管内设置的正极管。为了将正极管冷却至预定的温度,需要将正极管与一连接于制冷机的冷却件连接。
在正极管与冷却件的连接中,通常首先利用氧化铝对不锈钢管的正极管中与冷却件接触的部分进行等离子喷涂。然后,在已利用氧化铝进行了喷涂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内,利用铜对正极管进行等离子喷涂。因此,至少在正极管中预定与冷却件接触的区域内形成包括涂覆有氧化铝电绝缘层的不锈钢管,该氧化铝层上进而涂覆铜涂层。从而利用该氧化铝层和铜涂层在正极管上形成了绝缘导热构造。
此外,还需要预先将冷却件与负极管通过真空钎焊连接起来而形成一组件,进而,将上述组件中的冷却件滑动到正极管中形成有上述绝缘导热构造的位置,随后,至少在适当区域内添加焊料例如锡并对冷却件和正极管进行充分的加热,以允许这二者之间接缝的软钎焊。由此,冷却件软钎焊在正极管上的铜涂层上。最后,利用硬钎焊例如焊料银在正极管的两端焊接连接用于连接引线的端子。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等离子喷涂工艺很难实施并且成本高。此外,在上述方法中需要利用真空钎焊、软钎焊及硬钎焊这三种不同方式并分成三次进行焊接,工艺复杂,并且必须将待连接的部件加热到焊料的熔点以上,这是一个费时的步骤,并且需要适当的工艺设备。此外,在涂敷焊料之前,必须涂敷焊剂,以清洁并准备好正极管和热连接件的表面。通常用水洗掉焊剂所留下的任何残留物,这会弄湿氧化铝层,因此必须随后进行仔细干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并高效地实现的电流引线构造、制造方法及具备其的磁共振设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构造,其包括:一正极管,用于与超导磁体的正极端连接;一转接件,由绝缘且导热的材料制成,并设置于所述正极管的外表面;一负极管,用于与超导磁体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负极管具有中空筒体,且所述正极管及所述转接件插入所述筒体;一冷却件,沿所述负极管的径向设置,并借由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负极管与所述正极管,在所述转接件的与所述正极管接触的面和与所述冷却件接触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金属涂层,且利用该金属涂层将所述转接件和所述正极管之间、及所述转接件和所述冷却件之间分别焊接成一体。
在上述电流引线构造中,优选所述转接件和所述正极管之间、及所述转接件和所述冷却件之间利用同一焊接方法同时进行第一焊接连接。
在上述电流引线构造中,优选所述负极管与所述冷却件之间进行第二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二焊接连接与所述第一焊接连接利用所述同一焊接方法同时进行。
在上述电流引线构造中,优选所述正极管还设有用于与所述超导磁体的正极端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与所述正极管之间进行第三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三焊接连接与所述第二焊接连接及所述第一焊接连接利用所述同一焊接方法同时进行。
在上述电流引线构造中,优选所述转接件形成为能够环绕正极管外表面的环状,且在周向上具有一狭缝。
在上述电流引线构造中,优选所述焊接方法为真空钎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