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897.5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尹骥;卫佳琦;李想;俞海洲;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支撑 支撑系统 混凝土支撑 基坑 加力装置 围护结构 主动控制 混凝土 板式结构 杆系结构 立柱体系 横向设置 竖向支撑 形状复杂 内力 大跨度 可调节 失稳 轴力 施加 灵活 保证 | ||
1.一种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围护结构,可调节的加力装置、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立柱体系;
所述加力装置横向设置,其两端分别与围护结构和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连接;
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为整体杆系结构或板式结构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立柱体系对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竖向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围护结构是地下连续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是排桩(17),所述排桩(17)通过围檩(18)与加力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立柱体系是型钢格构柱、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体系由多根立柱(4)构成,立柱(4)下端插入立柱桩或土体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力装置两端设有预埋件垫板(10),预埋件垫板上伸出锚固钢筋(6),所述锚固钢筋(6)预埋在待现浇的横向支撑体系(3)与围护结构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力装置与围护结构连接一侧,通过滑动铰支座连接预埋件垫板(10),通过锚固钢筋(6)连接到围护结构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围护结构是排桩(17),排桩(17)靠近基坑内部一侧设置围檩(18),滑动铰支座通过预埋件垫板(10)和锚固钢筋(6)连接围檩(18)。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檩为钢围檩,钢围檩直接与滑动铰支座焊接或螺栓连接,滑动铰支座与加力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铰支座包括加力装置垫板、滚珠/棒(8)和滑槽(9),滚珠/棒(8)置于加力装置垫板和滑槽(9)之间,加力装置垫板和滑槽(9)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滚珠/棒(8)为高强度材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力装置通过控制系统(12)控制,对围护结构施加横向推力。
13.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装置是千斤顶。
14.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的相邻加力装置之间,设有混凝土墩自锁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墩自锁装置包括混凝土墩(14),所述混凝土墩(14)一端与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连接,另一端具有楔块承载部,楔块承载部上设有由一对相互配合楔块构成的楔块组,楔块组顶住围护结构。
16.一种主动控制基坑位移的支撑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成整体杆系结构或板式结构的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将可调节推力的加力装置,横向上固定设置在围护结构与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之间,采用立柱体系对混凝土横向支撑体系(3)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8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木桩夯实器
- 下一篇:竖向控制注浆钢花管植筋微型桩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