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3035.6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9/0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后台管理模块 报警模块 发送模块 检测模块 通讯模块 开闭 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物联网模块 检测 电性连接 电源模块 供电可靠性 安全稳定 保障设备 配电系统 数据信息 运行环境 输出端 遥测 遥信 遥控 传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模块、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报警模块、后台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物联网模块,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信息通过检测发送模块传输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物联网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报警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模块、主控模块、报警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通讯模块,本发明能够做到对配电系统内部运行情况的实时掌握,保障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实现对箱式开闭所系统遥测、遥信和相关遥控;保证设备不会因为故障以至于影响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配电网络结构还是以辐射型供电方式为主。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配电网可靠性差、电压质量低、损耗严重、故障导致用户停电次数多时间长等,尤其在送电距离长的农村问题更加严重。究其原因,配电网结构薄弱是其一,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是其二。因此,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实现配电系统管理的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此外在我国配电网中,对于负荷密集区,大多采用开闭所直接向用户供电。开闭所相当于扩展了变电站10kV母线,增加10kV出线。开闭所是配电网底层最基本的单元。近年来,随着电力部门配电网络的大规模改造,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量大量增加,各种开闭所的故障(电缆发热、浸水等)不能被及时发现。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避免造成重大设备及电网事故,影响正常生产,采用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各种环境或人为引发的事故将会成为配电网安全防范领域的发展方向。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开闭所的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模块、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报警模块、后台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物联网模块,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信息通过检测发送模块传输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物联网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报警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发送模块、主控模块、报警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通讯模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图像监控单元、环境监控单元、门禁监控单元、动力监控单元和灯光监控单元,所述图像监控单元用于实现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与数字化编码,所述环境监控单元用于实现现场环境的监测和报警功能,所述门禁监控单元用于自动记录运行人员出入设备区域的时间及个人信息,所述动力监控单元用于采集现场动力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所述灯光监控单元用于实现采集现场灯光开关状态并进行自动控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单元和有线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包括具有处理器、存储器、通讯端和I/O端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讯端与天线连接,所述I/O端与外接外围设备的应用接口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还与电源模块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遵循TCP/IP 协议,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采用3G和4G网络,所述有线通讯单元包括以太网和RS485网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查询单元、数据打印单元、数据整理单元、数据对比单元和权限管理单元,所述数据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所述数据打印单元用于打印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所述数据整理单元用于整理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所述数据对比单元用于与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所述权限管理单元用于权限的分配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