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3135.9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备;穆军;孟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絮凝 活性 交替 单胞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该菌株分类学拉丁命名为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菌株编号为HM2017‑12‑002,已于2017年1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71。本发明首次发现了星蔬交替单胞菌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功能,为微生物治理污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
背景技术
在众多废水处理方法中,絮凝沉降在水处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絮凝剂是一类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悬浮颗粒(粒径10-7~10-3cm)凝聚、沉降的物质。国内外的工业废水处理,使用絮凝处理的比例占60%~70%,而自来水工业几乎都使用絮凝处理作为净水手段。但是化学絮凝剂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对人体无害、絮凝效果好、易生物降解、不引起二次污染等特点的新型絮凝剂,目前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水治理中。并且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微生物絮凝剂在治理赤潮污染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前景,正在被广泛关注。因此筛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来源于海洋的活性菌株,不仅是开展污水清洁处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为赤潮灾害处理、海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为微生物治理污水提供更多途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该菌株分类学拉丁命名为Alteromonasstellipolaris,菌株编号为HM2017-12-002,已于2017年1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71。
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也有中文译为南极海洋寡营养细菌,本发明经过筛选,首次发现了星蔬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功能,为微生物治理污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种具有高絮凝活性的星蔬交替单胞菌作为治理污水的生物絮凝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经过筛选,首次发现了星蔬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功能,为微生物治理污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菌株的显微放大图(油镜下,10×100倍)。
图2是本发明菌株的平板分离图(2216E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1.样品采集:
利用专业海洋调查船从我国东海海域,采集表层海水。在调查船上的微生物实验室,第一时间内进行现场微生物实验。采集到的海水稀释按一定倍数进行平板涂布。本次实验水样稀释涂布选用2216E平板,每个测点平等涂3个平板。
2.单菌种分离:
培养一定时间后,待平板中长出单菌落后,以菌落的形态特征区别(大小、颜色、形状、边齐与否、是否凸起、菌液质地、是否具有游泳性)划线接种分离。待单菌落长成后继续划线接种纯化直至完全分离。
单菌落分离接种两个平板以及一支液体培养试管(10ml液体培养基),用于保种和其余各项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未经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发酵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发酵制品中的应用
- 下一篇:高效隔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