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接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4185.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北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界面 传输线 转接器结构 插头 插槽 第一端 握持部 插接 凹入本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第二端具有凹入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第二传输界面与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容置于插槽。藉此,有效提升所述传输线插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接器结构,尤指一种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的转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lightning、HDMI等连接器界面已广泛为大众所使用,其中USB界面传输规格更已发展至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规格。尤其是,USB Type-C成为首个能够正反面插接,具有提升插接便利性以及更大的充电需求的连接器界面。此外,Lightning接头同样采用正反面插接的设计。由于USB Type-C与Lightning的规格不同、尺寸大小也不同,两者无法相互通用而必须透过一转接器使其讯号及/或电力能够相互传递。
以现有的转接器中,例如具有Lightning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于具有一USB插头的转接器结构中,其中USB插头的转接器仅供Lightning插头插接,由于Lightning插头仅插接USB转接器的插口后,经常造成传输线的晃动与插接的不稳定性,甚至造成脱落而影响两者间的讯号或电力的传递。因此,本案发明人遂依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之研发经验,针对前述之缺失进行深入探讨,并依前述需求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历经长时间的努力研究与多次测试,终于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甚至缩短传输线长度的转接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接器结构,供具有一插头的一传输线插接,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插头之间设有一握持部。转接器结构包括一本体。本体包含相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一第一传输界面,第二端具有凹入本体的一插槽及设置于插槽内的一第二传输界面。第二传输界面与第一传输界面为不同界面规格,其中插头的传输界面符合第二传输界面规格,且握持部二分之一以上的容置于插槽。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有效提升传输线插接稳定性,甚至缩短传输线长度的转接器结构。此外,本体的第二端还开设有一缺槽,以便使用者能够握住所述握持部而轻易拔出传输线,并与本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转接器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绘示本发明转接器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绘示本发明转接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转接器结构
11 本体
111 第一端
112 第二端
113 第一传输界面
114 插槽
115 第二传输界面
116 缺槽
12 转接模块
121 第一导电端子组
122 第二导电端子组
123 电路板
2 传输线
21 插头
22 握持部
23 线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北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北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