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5234.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政;黄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瓦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6;B25J5/00;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体 机器人 减震板簧 减震弹簧 移动底座 上端 用具技术领域 皮带轮连接 行走轮转轴 驱动 驱动电机 上安装板 防撞轮 减震式 皮带轮 行走轮 转向轮 防撞 转轴 皮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它涉及机器人用具技术领域;底座体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底座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前端安装有防撞轮,所述底座体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行走轮、转向轮,驱动电机转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行走轮转轴上的皮带轮连接;本发明便于实现快速行走与防撞,且便于减震式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属于机器人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
现有的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在使用时不方便,且不能实现减震式安装,其效率低,且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移动底座。
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用移动底座,它包括底座体、减震板簧、上安装板、驱动行走轮、驱动电机、转向轮、防撞轮、减震弹簧;底座体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底座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前端安装有防撞轮,所述底座体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行走轮、转向轮,驱动电机转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行走轮转轴上的皮带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套接有防尘套。
作为优选,所述上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行走与防撞,且便于减震式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体;2-减震板簧;3-上安装板;4-驱动行走轮;5-驱动电机;6-转向轮;7-防撞轮;8-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底座体1、减震板簧2、上安装板3、驱动行走轮4、驱动电机5、转向轮6、防撞轮7、减震弹簧8;底座体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2,减震板簧2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板3,所述底座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减震弹簧8,减震弹簧8的前端安装有防撞轮7,所述底座体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驱动行走轮4、转向轮6,驱动电机5转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行走轮4转轴上的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8的外侧套接有防尘套。
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板3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轮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驱动行走轮4实现驱动移动,且通过转向轮6实现转向,且通过防撞轮7实现防撞,且通过减震弹簧8实现快速减震,且通过减震板簧2实现减震,且上安装板3实现快速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能节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瓦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瓦泊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