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肌1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5323.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雄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K9/14;A61P17/02;A61K31/045;A61K33/06;A61K35/02;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0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肌 伤口 快速生长 伤口愈合 外用药物 疼痛 收口 细胞 创口 肌体组织 皮肤肌肉 细菌入侵 组织损伤 消炎 感染 公知的 手术后 包扎 烫伤 溃疡 结痂 细菌 入侵 | ||
生肌1号。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肌肉组织损伤的外用药物。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外用药物虽有消炎促使伤口愈合的作用,但不能阻止细菌从伤口入侵,引发感染,没有促使肌体组织细胞快速生长和因创口引起的疼痛,从而使伤口愈合缓慢和疼痛,所需费用提高。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药品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生肌I号”能解决上述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是使伤口快速结痂,保持干燥,因为阻止细菌入侵,防止感染,所以免包扎。促进细胞快速生长,减轻患者疼痛而达到缩短病程、减少费用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如刀枪、手术后、水火烫伤、溃疡久不收口、振疮等。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各种伤口的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粉剂,本发明及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
引起伤口的原因很多,有刀伤、创伤、擦伤、痈疽溃后、褥疮等,就不易愈合。~是治疗时间长花费多;二是错过了早日康复的良机。主要机理是伤口没有极早愈合,细菌容易从伤口进入体内,引发感染,甚至长期不能愈合,引起败血症等。
伤口的关键要“闭合”防止细菌从伤口进入,预防感染,其次要让缺损皮肤组织快速生长,使伤口快速愈合,伤口患者普遍存在每天吃消炎药,每天输液1-2次,用一般的灭菌结晶粉等,而效果不理想,好得慢,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没从关键和根本加以施治,生肌1号是从关键和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奥秘在哪里?它的奥秘在于能够使伤口快速闭合、结痂,使机体组织快速生长。针对不同的伤口都能起到生肌止血、活血止痛、清热收湿、敛疮之功效,使伤口加速愈合。
发明目的:
本发明不仅对各种伤口能快速愈合,而且对伤口出现的症状能减轻或消失。如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渗出明显的伤口,有抑止它的分泌,使伤口保持干燥,本发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它采用了上等纯天然中草药的树脂、矿物质、贝壳类等经挑选清除杂质,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用中药粉碎机将中药磨碎成粉状,按配比掺和混合而成,该中药混合粉外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病程缩短。
生肌1号是由7种中药精制而成,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如刀伤、枪伤、水火烫伤、溃疡久不收口、褥疮等病人。
发明的内容:
对伤口的治疗不止是要求好得快,而且还要减轻患者的疼痛,生肌1号是经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出现的症状,通过生肌止血、清热活血止痛、收湿敛疮,使伤口快速结痂,使缺失的机体组织快速生长,使伤口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生肌1号是治疗各种伤口极为难得的好药。患者使用生肌1号后,药物中有效活性进入机体,减少粘膜组织的分泌,人体的温度和药物的性质,使伤口干燥,在较短的时间内结痂,起到保护作用,阻止了外面的细菌从伤口进入体内,防止了伤口感染。刺激机体组织快速生长,而达到康复的目的。生肌1号是从伤口的本质入手,起到预防感染、促进机体组织生长等多重功效。
生肌1号具有以下特点:
1、生肌:使机体组织快速生长。
2、止血:对开放性伤口引起的出血有止血功效。
3、清热止痛:对各种伤口引起的炎症和疼痛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4、活血:机体组织的生长离不开血液的供用,对长期不愈合的伤是血液阻滞,使伤口经久不愈。
5、收湿敛疮:对湿疮、烫伤等出现的组织分泌物多的人,能减少机体粘膜分泌达到发湿敛疮的功效。
发明效果
和常规的外用药相比,生肌1号的独特之处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是经对不同病源入手,针对各种病情出现的症状转化而研制的,用众多的药物对伤口全面调治,从生肌止血、清热止痛、活血、收湿敛疮,而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伤。
2、通过阻止外界细菌浸入,通过消炎,预防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雄,未经周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