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禁行区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5687.3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吴宏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3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加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禁行区域 违章车辆检测 摄像控制设备 监控信号 驾驶员身份识别 摄像设备 球式 检测 感应线圈 设备连接 违停车辆 正常监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禁行区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设置在道路下方,采用感应线圈方式对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进行检测,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用于在检测到存在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时,发出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还用于在未检测到存在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时,发出正常监控信号;摄像控制设备,与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连接,所述摄像控制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时,打开所述球式摄像设备,所述摄像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时,关闭所述球式摄像设备。通过本发明,能够形成对禁行区域内的违停车辆的有效威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禁行区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特殊区域,例如医用门口区域、军队门口区域以及政府办公场所区域,一般都是禁行区域,不准车辆驻留,一旦停留了社会车辆,将对这些场所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对过往车辆的驾驶员进行提醒,在这些禁行区域都是画出黄色方格进行位置划分,以避免过往车辆误入甚至在这些禁行区域内停留。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停留禁行区域的车辆的违章检测的技术方案,主要采取人工方式进行提醒,或在违章车辆驾驶员不在时,在违章车辆上张贴提醒单进行提醒,形不成对违章车辆的有效威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禁行区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能够采用电子手段对停留在禁行区域的违章车辆的驾驶员进行高精度身份识别,并将识别到的相关驾驶员信息包括在违章信息内以传送到远端的道路交通管理中心。
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三处发明点:
(1)通过先均匀分割图像的方式对每一个分割后的区域进行参数提取和参数判别,以确定是否包含目标,并将包含目标的所有区域拼接以进行最终的目标识别,从而减少了运算量;
(2)将子区域的像素点的Y分量与子区域的Y分量均值相减的结果的作为该像素点的差值,并将出现频率最高的差值以及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将所述出现频率最高的差值作为纹理高度,将所述最大差值减去所述最小差值获得的结果作为像素值跨度,从而获取了对像素值分布情况有代表性的参考数据;
(3)通过针对性的识别模式,从高清道路图像中获取窗体子图像以缩小驾驶员识别的范围,从而在保证违章人员身份识别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识别的运算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禁行区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设置在道路下方,采用感应线圈方式对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进行检测,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用于在检测到存在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时,发出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还用于在未检测到存在驶入禁行区域的车辆时,发出正常监控信号;
摄像控制设备,与所述违章车辆检测设备连接,所述摄像控制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时,打开所述球式摄像设备,所述摄像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启动驾驶员监控信号时,关闭所述球式摄像设备;
球式摄像设备,设置在道路侧方的竖杆上,用于对道路行驶环境进行高清图像数据采集以输出高清道路图像,所述球式摄像设备包括球式摄像头、云台和云台驱动器,所述球式摄像头被设置在所述云台上,所述云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云台进行多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球式摄像头进行多方向拍摄,其中,在所述球式摄像设备被所述摄像控制设备打开时,所述云台驱动器驱动所述云台进行移动以带动所述球式摄像头进行朝向所述禁行区域方向的拍摄;
轮廓修复设备,与所述球式摄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高清道路图像,并对所述高清道路图像执行轮廓修复处理,以获得并输出轮廓修复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吴宏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吴宏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