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管控方法及其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5915.7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石功名;石路;郭俊涛;岳长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艾维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熊传亚 |
地址: | 401338 重庆市巴南区麻柳沿江开***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控 物联网 管控中心 体征检测 治疗目标 治疗 闭环 便携式医疗 方案调整 患者进入 检测设备 目标差异 自动上传 采集 预警 告知 检测 医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管控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本发明的慢病管控方法借助便携式医疗检测设备来采集慢病患者的体征检测数据,并通过物联网实时自动上传至慢病管控中心,该慢病管控中心根据接收的体征检测数据和当前疗程阶段对应的治疗目标参数,判断出当前疗程阶段是否达到治疗目标,若达到,则直接通知患者进入下一疗程阶段;若未达到,则向医院端进行目标差异预警,从而及时告知医生/慢病患者的当前治疗情况,避免了因不能及时知晓患者情况,而不能及时进行方案调整而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的情况。即本发明将治疗疗程、治疗用药、患者检测之间形成了闭环,从而针对慢病治疗形成了长期有效的管控,提高了慢病管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管控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79.4%,且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当前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对于整个社会、家庭和个人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多数老年人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病需要在医生的协助下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管理,在用药、起居、饮食等多个方面遵循既定治疗方案/用药方案进行实践。
对于整个过程中的管控,传统的方式是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跟踪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时调整医嘱,但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财,而且存在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并且由于整个过程会持续较长时间,通常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这一过程又往往发生在临床环境之外,需要患者自主自发地对自己的疾病和健康进行管理。然而,大多数患者由于认知不足、自我约束性不强或者其它客观原因,难以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从而使得病情出现反复或者加剧,进而影响医疗效果,增大医疗开销。
随着近年来远程医疗技术的兴起,使得医生可通过互联网跟踪监测患者的病情,有人提出通过在社区设置社区终端,同时结合家庭中的移动终端来采集慢病数据,即患者到社区进行测量,然后由社区终端自动上传,另外,患者使用专用测量仪器测量或者在社区终端测量后,自己或者由家属手动将测量数据录入移动终端,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将测量数据上传,然后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支持医院端随时调取测量数据。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对于目前的国情来说,目前主要的方式是各个医院需要推广或者做活动时在各个小区零时设点为人民服务,而在社区设置终端还没有在我国进行普及,因此,若要增设社区那将耗费巨资投入建设中;第二、目前人们普遍没有去社区进行测量的意识,并且对该社区终端的专业性也存疑;第三、现在社会越来越老龄化,且慢性病主要是发生在老年人群众,而无论是上述的社区终端还是移动终端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对移动终端等电子产品不熟悉的老年人来说,自行录入测量数据都是不可行的,并且一个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疾病,那么所需要检测数据就非常多,若通过手动录入,那么该过程将非常繁琐,设置出现错误或者纰漏;第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上述服务平台只是作为一个大数据存储库以供医院端随时调取,而没有对慢病进行管控,这狮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例如,医生为一个慢病患者制定用药方案之后,仍需要医生主动去调取数据来查看患者的体征指标等是否达到预期,但每个医生面对的患者有很多,不可能记得每个患者的随访时间,并且当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预期,自然医生也就不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当然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也无法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管控方法,其操作简单,且通过在疗程治疗和慢病患者、医疗机构之间形成闭环,从而对慢病形成有效监控,进而使得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情况,从而降低医疗开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慢病管控方法,其包括步骤:
慢病管控中心接收便携式医疗检测设备通过物联网实时地自动上传的慢病患者的体征检测数据;所述体征检测数据携带有所述便携式医疗检测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艾维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艾维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