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6544.4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树洋;王春生;朱同贺;王尧;洪涛;匡海珠;莫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0;A61L27/18;A61L27/54;A61L27/50;A61L27/58;D01D5/34;D01F8/14;D01F8/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人工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制备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
2)将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与肝素钠混合制成药物溶液;
3)将步骤2)中获得的药物溶液作为芯层,可降解聚合物纺丝液作为皮层,用同轴静电纺丝法纺得双层人工血管内层;
4)用热致相分离法将外层聚合物材料制成双层人工血管的外层;
步骤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定量的MSNs-COOH均匀分散到DMSO中制成分散液一;
B)称取一定量的EDC、NHS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一中活化MSNs-COOH上的羧基;
C)将PEI水溶液滴加入步骤B)获得的经羧基活化后的分散液一中,然后恒温振荡反应获得产物MSNs-PEI,清洗所述产物;
D)将miRNAs溶于一定量的DMF中,加入一定量的EDC、NHS活化;
E)将步骤C)获得的MSNs-PEI分散到DMF中制成分散液二;
F)将活化的miRNAs溶液加入到分散液二中,然后恒温振荡反应,获得产物miRNAs@MSNs纳米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羧基化的介孔硅粒径在120~150nm之间,纳米硅表面羧基密度为3.0×10-2nmol/mg~3.5×10-2nmol/m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D)中加入EDC与NHS的摩尔比为2~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每个聚乙烯亚胺分子上含有40个氨基(-NH2),聚乙烯亚胺水溶液的浓度为50~80mg/mL,恒温振荡反应的温度为37℃;MSNs-COOH与PEI反应中羧基与氨基的摩尔投料比为1:1.2~1: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miRNAs为荧光染料标记Cy5标记的miRNA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制得的分散液二中MSNs-PEI的浓度为5~10mg/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MSNs-PEI与miRNAs的摩尔投料比为比为1:1~1:2.5,恒温振荡反应的温度为3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同轴静电纺丝法中芯层的推进速度为0.02~0.1mL/h,芯层针头的内径范围为0.20~0.45mm,皮层溶液推进速度为1.0~2.0mL/h,皮层针头的内径范围为0.50~0.7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可降解聚合物纺丝液的浓度根据不同的聚合物相适应,溶质质量(g)/溶剂体积(mL)浓度为5%~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外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大孔纳米纤维层的聚合物材料的热熔液浇铸至已装配好内层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层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然后低温冷冻、干燥一段时间后脱模,得到介孔miRNAs控释纳米球/肝素复合修饰的双层人工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65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