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光触发释放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6760.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车鑫;孟大利;孙伊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P35/00;A61P19/02;A61P29/00;A61P1/00;A61P17/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李渤;郭广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释放 金属 离子 配合 化合物 纳米 颗粒 复合物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包括化合物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和光照装置,其中所述化合物与金属经光触发能够形成并释放金属离子配合物,并且与所述化合物相比,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具有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活性,或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活性提高,或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毒副作用降低;
所述金属为经光触发产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金属,选自金、银、铂、铁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化合物为能够通过络合作用负载在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以形成化合物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的化合物;
所述光为近红外光和/或可见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径向尺寸为1~999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近红外光的波长为700~9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近红外光的波长为750或808n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光触发为在0.1-10瓦的光照强度下照射0.1-10分钟,照射距离1-1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光触发为在3瓦的光照强度下照射1-5分钟,照射距离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癌症、类风湿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或红斑狼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化合物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获得的:
将化合物溶解后与金属纳米颗粒混合,超声或充分搅拌后离心、洗涤,并分散在超纯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化合物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构成药物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助悬剂和/或稳定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给药制剂或静脉给药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光触发控制释放给药的装置,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环己二胺或硫代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67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