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7108.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冯起;郭瑞;贾冰;席海洋;杨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快速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壤翻耕、恢复剂浇注、缓冲层铺设、营养层铺设、种植土层铺设、营养剂浇注、营腐生动物培养、植物种植和养护。有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采用腐殖酸、硫酸亚铁、磷石膏和水制备而成的恢复剂对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实现了盐碱土原土的活力恢复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并且采用恢复剂浸泡后的原土土壤孔隙度降低,减少了后期反盐通道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气候条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地理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5、耕作管理的不当;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可以看出,目前土壤盐碱化问题是土壤退化和环境问题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也是土地资源利用和开发最主要的障碍,因而盐碱土的改良成为了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土壤。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的快速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翻耕;
对盐碱地进行平整,然后对平整后的盐碱地进行翻耕若干次,翻耕的深度大于60公分;
2)恢复剂浇注;
对盐碱地浇注自来水,自来水浇注高度离土壤表面10公分,浸泡10天后排出;然后对盐碱地浇注恢复剂浇注高度离土壤表面10公分,浸泡10天后排出;
恢复剂包含下列成分:腐殖酸、硫酸亚铁、磷石膏和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