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180.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权;吴少基;王夺;李水荣;叶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斗 污泥 干化 出料口 污泥干化装置 进料螺杆 蒸汽夹套 蒸汽通道 冷凝水出口 污泥含水率 辅助进料 水分扩散 污泥干化 预先混合 蒸汽进口 中空结构 总含水量 进料口 螺杆组 湿污泥 无害化 减容 减水 腔内 推送 粘滞 后排 连通 外围 返回 运输 | ||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螺杆组、箱体和出料口等。其中,进料斗和出料口固定于箱体上,进料螺杆组位于进料斗底部以辅助进料;箱体外围设有蒸汽夹套、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蒸汽夹套构成一蒸汽通道;箱体内设干化腔,干化腔与进料斗和出料口连通,且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使污泥干化产生的水分扩散出去;推送螺杆组位于干化腔内且为中空结构构成另一蒸汽通道。本发明装置进料时还采用干化后的部分污泥返回进料口与待处理的湿污泥预先混合以控制进料污泥的总含水量在40%以下,避免污泥粘滞的问题。经本发明装置处理后排出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可降到5%左右,从而使污泥的体积大大缩小,达到减水、减容和无害化的目的,便于储藏与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大幅提升,相应的污水处理能力也有着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剩余污泥的产生量也随之急剧增多。
剩余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是污水处理厂的必然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常常伴有恶臭气味,且数量巨大,增长迅速,是亟待解决的城市废弃物。
城市污泥的处理可分为厂内处理和厂外处理。污泥的厂内处理是指浓缩、脱水,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得到一般含水率为75%~80%(带式脱水80%,离心脱水75%)泥饼的预处理过程。污泥的厂外处理是指将厂内处理得到的泥饼外运后再进行适当的处置,常见的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消化、干化等。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多种多样,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从长远来讲,在实现污泥无害处置的同时,还应考虑是否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降低处理成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一般通过带式机、离心机或者板框压滤机等设备脱水后,采用填埋、堆肥、自然干化或干化焚烧等处置方式进行处理,但一般情况下,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高、泥量大,处置较为困难而且处置成本太高。目前,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多数污泥未得到妥善处置,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319838U)公开了一种污泥固化处理搅拌机,其原理是通过搅拌使污泥和添加剂进行混合从而实现污泥的固化。该装置是利用添加剂使污泥得到固化,但该装置难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而且固化后的污泥无法进一步得到利用。
由于污泥含水率在40%左右时存在一个粘滞区,这对污泥的进一步干化存在着阻碍作用,从而难以有效地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此外,污泥干化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干化效果好、耗能低、节能环保的污泥干化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螺杆组、箱体和出料口;其中,进料斗和出料口固定于箱体上,进料螺杆组位于进料斗底部以辅助进料,其特征在于:该箱体外围设有蒸汽夹套、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该蒸汽夹套构成一蒸汽通道,操作时过热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交换热量后从冷凝水出口排出;该箱体内设干化腔,该干化腔与进料斗和出料口连通,且被蒸汽夹套所包围;还包括推送螺杆组,该推送螺杆组位于干化腔内以推送污泥前行,该推送螺杆组为中空结构以构成另一蒸汽通道。
包括有两个蒸汽进口和两个冷凝水出口,其中一个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与所述蒸汽夹套相连通,另一个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与所述推送螺杆组连通。
所述蒸汽进口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进料斗一侧,所述冷凝水出口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出料口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泥浆水循环净化与脱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