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246.7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佘君毅;余俊瑶;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肱骨 远端 杆部 三角肌 头部部件 接骨板 滑车 粗隆 近端 贴附 成角度设计 内侧接骨板 长型钢板 拱顶结构 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 稳定机制 形态设计 一体结构 肱骨小头 软组织 螺钉 后侧骨 内外柱 肱骨干 延伸 拱顶 夹持 接骨 止点 置板 横穿 平行 剥离 避开 解剖 扭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包括头部部件和杆部部件两部分,所述头部和杆部为一体结构,头部部件,贴附于肱骨远端外侧脊和外后侧骨面并固定;头部螺钉成角度设计,可以同时固定肱骨小头和横穿滑车,并起到从外侧夹持滑车的作用。杆部部件,沿肱骨外侧脊向肱骨近端延伸,贴附于肱骨干并固定。整体结构解剖形态设计,长型钢板的杆部部件在三角肌粗隆下方往后方扭曲,尾部再延伸至肱骨近端,这样可以有效避开三角肌粗隆,使得手术过程中无需剥离三角肌止点,不仅保护软组织,而且减少手术操作难度、节省手术时间。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可以通过与肱骨远端内侧接骨板配合使用,采用平行置板固定,构成内外柱之间的拱顶结构,形成拱顶样稳定机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
背景技术
人的肱骨干整体呈圆柱体样,远端分为肱骨内、外侧支,形似扁而宽的扇子,与肱骨体轴线存在前倾夹角,且肱骨髁部较薄,所以容易发生骨折(如图 1-1所示)。肱骨远端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增多和社会老年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肱骨远端骨折主要包括有肱骨髁上、髁间、小头以及单纯的累及内外髁的骨折等,这一部位具有解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此外由于骨质疏松,关节和干骺端的粉碎,使得其一旦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固定方式有:克氏针交叉、张力带、螺钉、“Y”形接骨板、单接骨板、双接骨板和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其中双接骨板是由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 AO/ASIF推荐的一种内固定方法,也更符合Ring等提出的“双柱理论”的需要。如图1-1所示,按照“双柱”的概念:即肱骨远端在冠状面为三角形,冠突窝及尺骨鹰嘴窝占中央大部分,内外髁向远侧延伸形成坚强的双柱,认为肱骨远端的合理固定不仅要恢复带关节面的肱骨小头和滑车关节,还要恢复内、外侧双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针对现有的双接骨板固定方式(如图1-3和图1-4),无论采用垂直置板还是平行置板都会有盲区(如图1-2所示,A、B区域为盲区,其中A区域为滑车关节,B区域为肱骨小头),垂直置板虽然对滑车有固定效果,但外侧板的螺钉无法横穿滑车,打到滑车内侧下角的底部。而平行置板螺钉无法打到肱骨小头区域,而且外侧骨板主体放置于肱骨远端后方,固定时没有起到从外侧推压滑车的作用,从而无法同时配合内侧板起到夹持滑车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肱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包括有:头部部件和杆部部件,所述头部和杆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头部部件包括头部主体和由头部主体后侧延伸出来的侧翼,所述头部主体贴附于肱骨远端外侧脊并固定,所述侧翼贴附于肱骨远端外后侧骨面并固定。
较佳地,所述头部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用于打入接骨螺钉横穿滑车。
较佳地,头部主体上设置四个螺纹孔,可以治疗多块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
较佳地,所述螺纹孔为锁定孔。
较佳地,所述侧翼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用于打入接骨螺钉打入肱骨小头。
较佳地,侧翼上设置为四个螺纹孔,可以治疗多块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
较佳地,所述螺纹孔为锁定孔。
较佳地,所述头部部件上的螺纹孔设有特定的空间角度,用于手术过程中和锁定螺钉的配合固定。螺钉在远端骨块内交错固定,这种特殊的成角固定方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固定强度,使骨折位置更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较佳地,杆部部件沿肱骨外侧脊向肱骨近端延伸,贴附于肱骨干并固定。
较佳地,所述杆部部件呈扁平长型板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 下一篇:简便式骨隧道快速穿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