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限转角机电伺服系统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8306.7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林;吴金书;邢宝祥;王玘玥;刘刚;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限 转角 机电 伺服系统 模型 参数 辨识 方法 | ||
1.一种有限转角机电伺服系统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根据机电伺服系统的结构建立机电伺服系统机理模型,即机电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G(s)的具体过程为:
机电伺服系统机理模型为:
式中,id,iq为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的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d为直轴,q为交轴;ωr为电机机械角速度;re为电机等效电阻;L为电机电枢电感;JΣ为轴系总转动惯量;D为电机旋转时的摩擦系数;Tl为干扰力矩,包含摩擦力矩及波动力矩;Pm为电机极对数;ψf为转子永磁效应对应的每对磁极磁通;ud,uq为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的直轴电压和交轴电压;为微分算子;
忽略机电伺服系统机理模型中id的影响,通过控制iq来直接控制电机的力矩输出,即
根据式(2),将电机电流反馈放大系数kf设为1,并忽略电机旋转时的摩擦系数D,令反电势系数电机力矩系数机电伺服系统机理模型变为
则由实际控制信号u到位置输出θ的机电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为:
式中,G(s)为机电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s为拉普拉斯算子,kps为电机驱动器放大系数,kV为电机电流放大系数;记为电磁时间常数,JΣ为轴系总转动惯量,为机电时间常数,为标称模型等效增益,式(3)简化为:
对于机电伺服系统,满足τm>>τe,所以上式(4)又简化为:
至此,机电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G(s)建立完毕;
步骤二、在机电伺服系统闭环的状态下,输入信号幅值为Ar、频率为f的正弦信号,使用相关辨识法获得该频率点上的实际控制信号幅值Au;
步骤三、建立步骤二中输入信号幅值Ar与对应频率点上的实际控制信号幅值Au的线性关系,根据所需理想控制信号幅值计算补偿信号幅值ΔA;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得到的补偿信号幅值ΔA,将输入信号幅值从Ar变到实际信号幅值Ar′;
步骤五、令步骤二中的Ar=Ar′,重复步骤二到四,直到实际控制信号幅值Au与理想控制信号幅值相等,对此时的实际控制信号u和位置信号θ进行FFT数据处理,获得机电伺服系统模型在频率f上的幅相特性;
所述幅相特性包括幅值比和相角差;
步骤六、改变输入信号频率f,重复步骤二到步骤五,得到所需频带内各频率点的幅相特性;
步骤七、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步骤六中得到的各频率点的幅相特性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步骤一中的机电伺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τe、τm和K;
τe为电磁时间常数,τm为机电时间常数,K为标称模型等效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