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白光LED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8328.3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向卫东;蒋举涛;梁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玻璃基板 复合荧光粉层 复合荧光 夹层玻璃 荧光粉层 荧光粉 可见光透过率 使用寿命 白光LED 流延法 热冲击 软化点 荧光层 制备 芯片 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包括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与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的复合荧光粉层,复合荧光粉层中的荧光粉包括有Ce:YAG荧光粉和Zn掺杂Mn:YAG荧光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复合的荧光粉层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是通过流延法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且软化点温度大于800℃,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分别在0.2‑1 mm,所述复合荧光粉层的厚度在100‑300 μm;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对荧光粉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芯片过高的温度对荧光层的热冲击,以达到其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夹层玻璃,具体是指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牢固、体积小、寿命长、无污染、色彩丰富等诸多优势的发光二极管正成为照明的主流。
目前,最常用的白光LED是发出蓝光的二极管芯片激发掺杂发光粒子的黄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中的发光粒子吸收能量被激发发生能级跃迁,后辐射出黄光与透过蓝光芯片的蓝光复合产生白光。该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已经被商业化应用。但色温偏高、红光成分缺少导致的显示指数低等缺点同样限制了其在室内暖色调照明领域的应用,这也是目前其改进和研究的一个热点。
当前,制造高效率、高显色指数、低色温、大功率白光LED已经成为LED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其中荧光材料的性能(激发效率、发光效率、均匀性、物化稳定性等)提升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这种夹层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的对荧光粉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芯片过高的温度对荧光层的热冲击,以达到其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荧光夹层玻璃在白光LED上的应用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和夹在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与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的复合荧光粉层,复合荧光粉层中的荧光粉包括有Ce:YAG荧光粉和Zn掺杂Mn:YAG荧光粉,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复合的荧光粉层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之间是通过流延法紧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且软化点温度大于800℃,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分别在0.2-1 mm,所述复合荧光粉层的厚度在100-300 μm。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第二超薄玻璃基板的折射率相同。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超薄玻璃基板和第二超薄玻璃基板为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的硼铝硅超薄高强高透玻璃、钢化玻璃或K9光学玻璃。
进一步设置是Zn掺杂Mn:YAG荧光粉包括有由以下组成,以质量份数计
Y2O3 40~60质量份
Al2O3 30~50质量份
H3BO3 1~5质量份
ZnO 2~10摩尔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