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8517.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2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龚云平;汪洋;刘洪;朱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材料 生物体表面 色素 监测设备 物体表面 胶黏剂 可穿戴 涂覆 固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该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等材料,所述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当将上述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后,经过固化,即可在生物体表面得到较为稳定的标记,以利于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疾病的多发多变,通过人们自身各项指标的监测来反映人们的健康水平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各式各样的可穿戴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各种健康监测设备中,有些监测指标,如心电图的相关指标,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多次重复监测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使用者对该种监测设备进行多次的穿戴,在每次穿戴监测设备时,由于没有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帮助,大部分使用者不能够将监测设备的信息采集装置,如电极片贴附于人体的正确位置,这会导致监测信息不准确,不能正确地反映人们的健康水平。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会通过事先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在皮肤上画出一些标记,以辅助使用者在使用监测设备时正确地进行定位,但是,该标记不能够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的停留,随着人们正常的生活活动,标记就会变淡甚至消失,这无法满足需要长时间且重复进行佩戴的健康监测设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及在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通过该标记方法在生物体的表面上制作的标记,不易脱落,同时也能够在使用过后去除,以利于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定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生物体表面标记的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所述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剂为医用级皮肤粘接的有机硅压敏胶。
进一步地,所述色素为食品级或医用级色素。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材料还包括导电颗粒,所述导电颗粒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30%~80%。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颗粒为钛、钽、铌、锆、银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导电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体表面形成标记的标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图案材料,所述图案材料包括胶黏剂及色素,所述色素的质量占图案材料总质量的0.05%~0.45%;
将该图案材料涂覆于生物体表面;
以及,将该图案材料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通过加热、振动及加压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所述图案材料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当通过振动方法对所述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振动的频率为20-200HZ,振幅为0.1μm-1.5μm。
进一步地,当通过加热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加热温度为30-45℃。
进一步地,当通过加压方法对图案材料进行固化时,压力为0.5-20N。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时间为1-10s。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图案材料及标记方法,可以在生物体表面上形成标记,被监测者在需要再次佩戴可穿戴监测设备时,可以根据标记确认佩戴位置,使监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未经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普外科用医疗器械存放箱
- 下一篇:一种腰穿手术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