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及一种获取风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8624.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慧风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6 | 分类号: | F03D7/06;F03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 | 徐银辉 |
地址: | 736103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控制 方法 获取 风能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及一种风能获取方法,所述一种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及一种获取风能的方法适用于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所述一种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包含: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启动方法、停机方法、降负荷方法、加负荷方法、紧急停机方法,所述一种风能获取方法包含:在气流从所述外涵道流出然后进入所述内涵道的流动轨迹上安装能量转换装置获取风能的方法,在气流从所述外涵道流出然后进入所述内涵道的流动轨迹上安装气流流量控制装置来控制风能转化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和一种获取风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出现,为了满足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迫切需要一种控制方法,来指导并控制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中的各个部件,使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控制方法和一种获取风能的方法,使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发明内容适用于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特征包含:
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包含:内涵道、外涵道、气流流量控制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备用气流流量控制装置、发电机舱。
所述外涵道用来吸收风能,外涵道外形为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多边形,侧棱为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线条的类棱台,或是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圆形,母线为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线条的类圆台,且外涵道上底面面积大于外涵道下底面面积。
所述内涵道用来吸收风能,内涵道外形为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多边形,侧棱为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线条的类棱台,或是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圆形,母线为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线条的类圆台,且内涵道上底面面积大于内涵道下底面面积,内涵道嵌套于外涵道外壳内部,内涵道通过外涵道隔板与外涵道连接,内涵道隔板将内涵道分割为若干内涵道子涵道以提升风能利用率。
所述气流流量控制装置,用来调节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并控制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启动和停止,所述气流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气流从所述外涵道流出然后进入所述内涵道的流动轨迹上。
所述备用气流流量控制装置用来调节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并控制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启动和停止,气流流量控制装置和备用气流流量控制装置互为备用,紧急状况下,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会同时关闭气流流量控制装置和备用气流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备用气流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气流从所述外涵道流出然后进入所述内涵道的流动轨迹上。
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用来吸收风能,并将风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然后将能量传递至发电机舱,所述能量转换装置设置在气流从所述外涵道流出然后进入所述内涵道的流动轨迹上。
所述发电机舱用来吸收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产生的能量,并将能量转换为可并网的交流电,所述发电机舱安装在外涵道下方。
本发明内容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当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处于停机状态下,且当前风况具备启动条件,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启动的步骤。
当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收到停机命令或者当前风况不具备发电条件,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停机的步骤。
当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收到降负荷命令,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降负荷的步骤。
当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收到加负荷命令,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加负荷的步骤。
当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出现故障,所述一种双涵道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紧急停机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慧风节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慧风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8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