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474.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吴福利;战胜;王启桃;艾迪飞;朱文兵;王文元;张昌波;张曾水;张凯;崔璨;周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32281 | 代理人: | 刘尚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钢筋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并检查设计图纸:接收来自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所述设计图纸包括结构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所述结构设计说明和结构施工图包含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按照钢筋标准图集和施工规范检查结构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上的钢筋参数和钢筋所处环境信息;
S2:根据接收并检查后的设计图纸建立BIM三维模型:根据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用BIM软件建立构件和钢筋的BIM三维模型;
S3:在BIM三维模型中优化钢筋设置:所述钢筋优化设置包括钢筋参数优化和钢筋环境信息优化;
S4:用BIM三维模型进行技术交底:所述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钢筋参数和钢筋环境信息;
S5:用BIM三维模型导出钢筋参数;
S6:按照步骤S5所导出的钢筋参数加工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参数包括钢筋等级、钢筋直径、钢筋长度、钢筋数量、钢筋排布层数、钢筋间距、钢筋搭接方式、钢筋搭接率、钢筋弯曲半径、钢筋弯钩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环境信息包括建筑环境等级、抗震等级、构件类型、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操作空间、钢筋使用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用BIM软件建立构件和钢筋的BIM三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1:用BIM软件建立构件的BIM三维模型;
S22:用BIM软件建立构件中钢筋的BIM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所述用BIM软件建立构件的BIM三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11:将构件按照高度、厚度、长度、坡度、截面尺寸、材质、强度等级,自定义构件;
S212: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构件设置在BIM三维模型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所述用BIM软件建立构件中钢筋的BIM三维模型包括:手工建立钢筋的BIM三维模型和导图建立钢筋的BIM三维模型中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工建立钢筋的BIM三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211:自定义钢筋参数:根据钢筋等级、钢筋直径、钢筋搭接方式、使用部位定义钢筋参数;
S2212:在模型中布置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钢筋设置在BIM三维模型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图建立钢筋的BIM三维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221:采用BIM软件在设计图纸中自动识别钢筋参数;
S2222:将图纸中钢筋参数导入BIM三维模型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钢筋优化包括:
当平直段钢筋过密时:调整钢筋的排布层数、钢筋直径、钢筋长度、钢筋数量;
当节点处钢筋过密时:调整钢筋直径、钢筋搭接方式、钢筋搭接位置;
当搭接位置过于集中时:调整钢筋的搭接位置或者搭接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钢筋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钢筋调直:将钢筋进行调直,并达到钢筋加工规范要求;
S62:钢筋切割:按照钢筋加工图纸中钢筋的长度和搭接方式进行切割;
S63:钢筋弯曲:按照钢筋加工图纸中的要求,对箍筋和钢筋端部进行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4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