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浓白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795.8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凯达纺织装饰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白水 回收 利用 装置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造纸浓白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酶处理层和吸附层,所述酶处理层设置在塔体中部,为接种有混合菌的培养基,所述混合菌为活菌个数比为1:1.2~1.5的黑曲霉和酵母菌;所述吸附层设置在塔体下部,包括20~30wt%的凹凸棒石和70~80wt%的水滑石;
所述水滑石为人造水滑石,由以下步骤制成:
(1)称取一定量的Al(NO3)3•9H2O和Mg(NO3)2•6H2O,分别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各配制成浓度为1.0mol•L-1的溶液;
(2)将所得溶液按体积比1:2加入容器中混合,并进行超声分散5min后,得到混合溶液A;
(3)将混合溶液A持续进行搅拌和超声分散30min,同时滴加碱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至10~11,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碱溶液为KOH或K2CO3溶液;
(4)将混合溶液B进行离心分离5min得到沉淀,在所得沉淀中加入蒸馏水并进行超声分散10min,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3min,照本步骤前述操作反复进行,直至洗涤液为中性,得到沉淀C;
(5)在所得沉淀C中加入乙醇,并进行超声分散10min,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5min,照本步骤前述操作反复3次,得到沉淀D;
(6)将沉淀D于100℃条件下烘干18h,然后,将烘干物打碎成颗粒状,即得水滑石前驱体E;
(7)将前驱体E置于加热装置中,以10℃•min-1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00℃保温2h,再以6℃•min-1的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900℃保温5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人造水滑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处理层和吸附层外均有滤网包裹,且所述酶处理层下部设有酶处理架,以支撑酶处理层,所述吸附层下部设有吸附架,以支撑吸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酶处理层处的塔体内壁上设有温度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顶部设有浓白水入口,其侧壁上部设有上层清水出口,其底部设有下层浓水出口;所述浓白水入口设有浓白水管道,该浓白水管道的出口位于上层清水出口下部,并位于吸附层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沙氏培养基,所述混合菌的活菌接种量为(1.5~1.6)×106个/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石粒径为50~80μm,所述水滑石粒径为100~150μm。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回收利用装置处理造纸浓白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造纸产生的浓白水缓慢注入塔体,调节塔内条件为40~43℃、pH值5~6,设定停留时间为15小时;
(2)上层清水用来洗涤造纸毛毯和成形网;底部浓水送至制浆打浆;上层清水和底部浓水之间的流量比为1.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活菌量为每mL浓白水(3.2~4.0)×104个;所述吸附层用量为塔体内浓白水重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凯达纺织装饰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凯达纺织装饰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7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