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0093.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雷鹏;贾盟毅;方鹏;庞松林;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模块 人员信息 传感器模块 人脸识别模块 人脸图像 认证装置 散热模块 身份证信息读取 采集 读取 图像采集模块 自动旋转支架 证件 身份证信息 采集模块 壳体内部 控制图像 控制信号 人脸识别 资格认证 电连接 散热 预设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图像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电连接于处理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感应人员的位置和部位,并通过处理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自动旋转支架的旋转,在传感器模块感应到人员的情况下,处理器模块控制图像采集模块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人脸识别模块,以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实际人员信息;身份证信息读取模块对身份证信息进行读取,以得到证件人员信息,处理器模块对实际人员信息和证件人员信息进行对比;散热模块连接于处理器模块,在壳体内部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散热模块执行散热。本发明实现了驾驶员的资格认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员的图像采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人脸识别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现阶段对于驾驶员是否具有驾驶资格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证机构,没有任何一种可以方便对驾驶资格进行认证的装置,现亟需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该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员没有及时认证的机构的问题,实现了驾驶员的资格认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认证装置,该认证装置包括:自动旋转支架、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散热模块、身份证信息读取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处理器模块;其中,所述自动旋转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以受到所述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以带动所述壳体的旋转;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感应人员的位置和部位,并通过处理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自动旋转支架的旋转,在传感器模块感应到人员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以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实际人员信息;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模块对身份证信息进行读取,以得到证件人员信息,所述处理器模块对实际人员信息和证件人员信息进行对比;所述散热模块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模块,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散热模块执行散热。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
摄像头和自动照明机构,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模块,以接收所述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人脸图像的采集;所述自动照明机构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调节朝向人脸的光的照射亮度。
优选地,所述身份证信息读取模块包括:放置凹槽和感应器,所述放置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防止凹槽的内部,且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模块,以将感应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
距离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相同的一侧,在所述热释电传感器感应到人员的情况下,所述距离传感器感应人员和壳体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摄像头相配合的开孔,且所述开孔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罩。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音层。
优选地,所述放置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自动旋转支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底板,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转轴的旋转,且电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模块,以接收所述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放置凹槽倾斜设置,且深度从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加深。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