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绕线机的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0213.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兴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400 湖南省郴州市资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件 排杆 左转 空心旋转轴 线圈绕线机 压模头 管轴 排线 外引线端子 传递通道 过线组件 快速加工 排线电机 绕线电机 生产效率 线圈绕线 线材 底座 绕制 右转 加工 配合 应用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绕线机的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该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和右转绕组件一起安装于底座上,由左绕线电机、左空心旋转轴、空心左压模头、排线电机、排线管轴和过线组件所组成;本发明利用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的左空心旋转轴、空心左压模头和特制的排线管轴配合,巧妙地为线材提供了传递通道;保证了线圈的绕制,本发明应用在线圈绕线机上,具有加工精度高,实现方便、快速加工生产双外引线端子线圈,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绕线机的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线圈绕线机的结构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线圈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线圈广泛使用在共模滤波器、多频变压器、阻抗变压器、平衡及不平衡转换变压器、抑制电子设备EMI噪音、个人电脑及外围设备的USB线路、液晶显示面板、低压微分信号、汽车遥控式钥匙、无线充电设备等。线圈向小型化、低功耗方向发展,要求线圈体积尺寸越来越来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但目前的线圈绕制方法很难同时满足对线圈尺寸和电磁特性的要求。常规螺旋单绕线圈的绕制是,固定好导线后,从起始引接脚开始先螺旋绕制线圈的第一层,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加,第一层可容纳的匝圈有限,再增加的匝圈被抬升到上面的一层,当绕制到最后层的结束时,收尾引接脚导线处于最外面。为了将该绕制好的线圈装入铁氧体磁芯中,起始引接脚必须从线圈内层引到外层面来,以便电气连接使用;然而,起始引接脚从内层引到外层,只能从线圈的端面的径向通过,仅这段径向过渡的引出线所产生的间隙,至少要将整个线圈的长度或高度抬高相当于导线直径的高度;这对于有电感线圈体积尺寸使用要求的场所来说是不可容忍的。由此原因,双外引线端子线圈就应运而生,所谓的双外引线端子线圈是由两个渐开线式缠绕,且绕向互反的单线线圈饼上下层叠连接构成,两单线线圈饼的最外圈导线端头各自折弯引出成为线圈进出端子;所述的层叠连接是两单线线圈饼最内圈导线上下相通。
2016年01月06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225829A,公开了一种双外引线端子线圈绕线机及绕线工艺,其结构包括整线部件、机械手组件、左转绕组件、右转绕组件、离合驱动组件、机座和电气控制器;左转绕组件和右转绕组件安装于底座上,且左右两个转绕组件中的旋转轴部件呈同轴线正对设置;左转绕组件的左空心旋转轴上还固定有一带预收线部件的长形旋块。由于带预收线部件的长形旋块的驱动是由离合伺服电机牵引离合驱动组件移动,使减速微电机的主动齿轮与预收线部件的从动齿轮啮合来实现,该结构部件复杂,对位精度要求高;同时夹线控制结构部件也很复杂,性能很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一种线圈绕线机的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用于快速加工生产双外引线端子线圈;具有结构独特新颖,结构部件简化,性能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绕线机的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该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和右转绕组件一起安装于底座上,且左右两个转绕组件中的旋转轴部件呈同轴线正对设置;当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和右转绕组件通过合模电机控制相对靠拢时,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的空心左压模头和右转绕组件的右压模头以及右压模头上的芯模组成一个线圈绕线模具;
所述排杆外绕式左转绕组件由左绕线电机、左空心旋转轴、空心左压模头、排线电机、排线管轴和过线组件所组成;左空心旋转轴左端通过绕线齿轮组与左绕线电机啮合,右端穿过机座左立块后与空心左压模头相连接;空心左压模头的外表的一侧开有轴向的长槽通内空心腔;所述的排线管轴右端部分带有比空心左压模头的轴向的长槽要短的小槽孔和固定螺孔,左端通过外螺丝纹、螺母固定在排线传动轴承的内圈上;排线管轴的右端从上述左空心旋转轴的左端穿入到达空心左压模头空腔的长槽处,右端部分的小槽孔和固定螺孔都均对应处于压模头空腔长槽的长度范围内;所述过线组件呈“厂”字形,横部有过线轮,下脚从空心左压模头空腔的长槽处通过螺钉和排线管轴右端的固定螺孔固定连接,使过线组件的过线轮与线圈绕线模具平行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兴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资兴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