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0557.9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东;叶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县东胜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六安百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7 | 代理人: | 吴强;温转萍 |
地址: | 237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反射绝热板 包壳 纤维纱 钢包 保温材料 接触连接 硅油纸 热传导 热辐射 包衬 铸造 反射热辐射 分子热运动 控制器信号 铝箔 安全环保 绝热材料 绝热性能 热量对流 热稳定性 依次连接 依次设置 控制器 盖板 玻纤布 导热率 金属箔 纳米硅 热对流 热容量 压敏胶 微粉 阻隔 纤维 | ||
1.一种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钢包一侧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PC机、包壳(7)和设置于包壳(7)上方的盖板(6),包壳(7)中依次设置有复合反射绝热板(8)和包衬(9);
复合反射绝热板(8)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硅油纸(1)、压敏胶(2)、玻纤布(3)、用于反射热辐射的金属箔(4)、用于阻止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纤维纱(5),纤维纱(5)中设置有的用于阻隔热辐射铝箔、用于降低复合反射绝热板(8)热传导的纤维和用于阻止热量对流的纳米硅微粉,硅油纸(1)与包壳(7)接触连接,纤维纱(5)与包衬(9)接触连接;
包衬(9)中设置有覆盖剂,所述覆盖剂通过球壁导热仪测量导热系数,所述球壁导热仪包括内球壳(10)、包衬试样(11)、外球壳(12)、热电偶(14),内球壳(10)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3),电加热器(13)通过输电导线与供电装置连接,内球壳(10)与外球壳(12)之间均匀填充包衬试样(11),热电偶(14)包括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第三热电偶和第四热电偶,内球壳(10)外表面轴向对称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外球壳(12)外表面轴向对称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三热电偶和所述第四热电偶;
包衬(9)内表面设置有与液体接触的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发热剂发热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保温剂保温温度的第三传感器、检测所述触发剂引燃发热剂引燃时间的第四传感器;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三热电偶、所述第四热电偶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在液体浇注时涂撒在包衬(9)上,通过JSM-35CF型扫描电镜对所述覆盖剂液体渣层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当液体熔化升温至1550℃后,恒温2h,然后迅速将适量的各个配方的所述覆盖剂投入到铸件钢包周围,所述覆盖剂冷却后,在其表面取样,经真空镀银后在JSM-35CF型扫描电镜下观察所述覆盖剂液体渣层的微观形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对钢包中液体进行加热的发热剂5-10%,对钢包中液体进行保温的保温剂80-90%,和用于加快加热剂引燃时间的触发剂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中所述发热剂为6wt%、所述保温剂为90%、所述触发剂为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剂包括Al2O3、Fe2O3和C,所述保温剂包括Si02、CaO、NaNO3和MgO,所述触发剂包括CaF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金属箔(4)与纤维纱(5)依次循环设置6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温材料的铸造用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界面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界面包括开机界面、输入端口显示界面、输出端口显示界面、参数设置界面和报警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县东胜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霍山县东胜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5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