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重合闸控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0911.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来红;郭爱民;王子琦;沈黎明;苏高峰;李洪涛;马普照;赵慧光;谭超;侯治华;赵雨;王新铭;潘虹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3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合闸 重合 合闸 控制设备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线路发生故障 修正 重合闸装置 安全稳定 电力系统 技术效果 控制系统 时间标准 断路器 故障点 消弧室 游离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第一修正标准与故障点去游离时间的第一乘积;计算第二修正标准与断路器消弧室及传动机构准备时间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和作为所述重合闸的动作标准时间,以便所述重合闸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经过所述动作标准时间后重合。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合闸控制方法,提供一个准确的重合时间标准,作为重合闸何时重合的时间依据,避免重合闸装置盲目合闸,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重合闸控制系统及一种重合闸控制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重合闸控制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配电线路分布极为广泛,绝缘水平不高,所处环境复杂以及在线路运行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配电线路故障发生频繁。配电线路故障可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两种类型,为减少由于瞬时性故障而引起的停电中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在配电线路上往往会投运自动重合闸。对于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为满足快速性的要求,其动作时间一般要求0.5s-3s。若重合时间过长导致线路长时间停电,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一般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停电时间,线路重合的时限要求越短越好,但如果合闸时间过短,可能会出现因故障点的电弧还未熄灭、周围介质还未恢复原来的绝缘强度以及操作机构还没有恢复原状态准备好再次动作而导致重合闸盲目重合。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重合闸装置,通常采用动作时间t>tu+ts作为智能重合闸的动作时间标准,其中,tu为故障点去游离时间,ts为断路器消弧室及传动机构准备好再次动作的时间。但是随着运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实际的tu、ts并非一成不变的,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若采取固定动作时间tu+ts作为标准,的可能会导致智能重合闸盲目重合而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甚至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
因此,如何使重合闸的动作标准时间适应实际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重合闸控制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重合闸的动作标准时间适应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合闸控制方法,包括:
计算第一修正标准与故障点去游离时间的第一乘积;
计算第二修正标准与断路器消弧室及传动机构准备时间的第二乘积;
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和作为所述重合闸的动作标准时间,以便所述重合闸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经过所述动作标准时间后重合。
其中,还包括:
根据环境因素调整所述第一修正标准和所述第二修正标准。
其中,所述环境因素至少包括天气因素、所述线路的负荷状态、电压等级中的任一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合闸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修正标准与故障点去游离时间的第一乘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二修正标准与断路器消弧室及传动机构准备时间的第二乘积;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和作为所述重合闸的动作标准时间,以便所述重合闸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经过所述动作标准时间后重合。
其中,还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环境因素调整所述第一修正标准和所述第二修正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