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锌氧化物双流程联合浸出并混液电解锌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1100.X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0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勃 |
主分类号: | C22B3/14 | 分类号: | C22B3/14;C22B19/20;C25C1/16;C25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液 浸出 含锌氧化物 电解锌 电解 储液池 电解槽 浸出渣 双流程 槽面 氨水 常温常压 次氧化锌 氯化铵法 氨逃逸 存储池 回转窑 浸出液 氯化氨 氯化铵 锌离子 氧化锌 存贮 氨法 氨味 净液 两段 平衡 锌浸 能耗 存储 节能 联合 净化 环保 进程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氧化物双流程联合浸出并混液电解锌的工艺方法,针对含锌氧化物,先用氯化铵流程做一段浸出,浸出渣送氨法流程配氨水做二段浸出,浸出渣存贮或送回转窑,两段流程产生的浸出液,分别净化后存储,电解时根据电解进程中PH值和锌浓度的变化,从两线的净液存储池,从一段储液池和二段储液池分别或同时向混液池提供溶液,以平衡混液池和电解槽中液体的PH值和锌离子浓度,如此循环,以达到氨、氯、锌的平衡和电解;本技术解决了氯化铵法在常温常压下锌浸出率低,能耗高;解决了氨—氯化氨体系下电解槽槽面氨逃逸,氨味浓、槽面环境差的问题;本方法用氧化锌、特别是复杂的次氧化锌生产电解锌,具有环保、节能、适应性强、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炼锌领域,尤指一种含锌氧化物双流程联合浸出并混液电解锌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优质锌资源日益减少,低品位氧化锌矿或二次资源的次氧化锌矿开发利用比重逐步加大,而传统的硫酸法电解锌,因品位高要求高,工艺流程长、过滤净化难度大,电耗高而不太适应处理氧化锌矿。反之,氨法电解锌技术,因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技术容易掌握、投资省等优势,在处理氧化矿,特别是复杂的低品位氧化矿或次氧化锌矿方面,受到湿法电解锌行业的广泛重视研究。主要研究和应用有Zn(Ⅱ)-NH3-NH4Cl-H2O体系、ZnCl2-NH4Cl-H2O体系和Zn(Ⅱ)-(NH4)2SO4-H2O体系,以及ZnO+4NH3H2O→[Zn(NH3)4(OH)2]+3H2O体系。
典型的有:杨声海,唐谟堂,龙运炳,刘志宏,罗为等,“一种高纯锌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99115463.0;邓良勋,吴保庆,络合物电解制锌,专利申请号为CN93104303.4;唐谟堂,鲁君乐,Zn(Ⅱ)-NH3-(NH4)2SO4-H2O系的氨络合平衡,[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25(6):701-705。桑世华,谭明林,王渊锌氨络合液电解锌技术.CN1039933300A。上述专利和文献从不同的重点介绍了氨-氯化铵法、氨-硫胺法和氯化铵法,以及氨水法的氧化锌浸取和电解的方法。目前未见相关氧化锌的氨法双流程两段联合浸出,混液电解锌技术的报道。
专利或文献中关于氨-氯化铵浸出电解锌技术,电解时因氨逃逸,槽面环境差,难以控制;氨-硫胺法因引入了更多的负离子基团,净化负担加重;氯化铵法因低温下锌浸出率低,必须高温浸出、电解增加了能耗;全氨法技术则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中浸出和电解,在工程上难以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锌氧化物双流程联合浸出并混液电解锌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氨-氯化铵法电解时氨逃逸,槽面环境差;氯化铵法浸出和电解需要高温,能耗大的问题和不足;与典型的氨-氯化铵电解锌方法相比较,因电解处于中性偏酸状态,基本无游离氨排除,因而槽面干净卫生,无异味;与氯化铵法相比较其浸出、电解可在常温下进行,节省大量能耗;新流程和新方法适用于各种高低品位氧化锌矿,特别是成分复杂的次氧化锌,有益于氨法电解锌清洁、节能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锌氧化物双流程联合浸出并混液电解锌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氯化锌铵络合液的浸出
将含锌氧化物粉加废液并按需配适量氯化铵后搅拌浸出,浸出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浸出液送净化工序净化后存储,浸出渣送氨线做二段浸出;
(2)、锌氨络合液的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勃,未经彭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