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护披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1249.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钗;程中浩;孙景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31/02;A41D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红;常亮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护 | ||
1.一种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披主体,所述防护披主体由至少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部防护层、中间保暖层以及内部接触层,根据保暖需要,所述防护披主体上的部分位置处设置有智能调温材料层,所述智能调温材料层成型于中间保暖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暖层为双层结构,包括外侧调温层与内侧调温层,所述智能调温材料层设置于外侧调温层与所述内侧调温层相对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温材料层为自调温材料包,所述外侧调温层和/或所述内侧调温层上成型有放置所述自调温材料包的口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调温层与所述内侧调温层上均放置有自调温材料包,两侧调温层上的自调温材料包调节温度相同或不同,温度不同时,外侧调温层温度低于内侧调温层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温材料包为长条状结构,并呈矩阵形式分布于两侧调温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智能调温材料层包括高档调温材料与低档调温材料,所述防护披主体与人体部位相对应分为高保温区域、低保温区域与非保温区域,所述高档调温材料分布于高保温区域处,低档调温材料分布于低保温区域处,非保温区域处不设置智能调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披主体与车辆把手连接固定,所述防护披主体包括把手护套与手部护套,所述手部护套与所述把手护套为上下设置的两层结构,二者间隔一中间织物层,所述把手护套朝向把手的一侧开口,把手自该开口处套入把手护套内固定,所述手部护套朝向人体一侧开口,人体手部自该开口处套入手部护套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披主体包括护脚,所述护脚包括上下两部分结构,脚部踩于下部分上固定防护披主体,所述护脚上部分设置有智能调温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护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披主体符合人体结构组成,所述防护披主体的颈部和/或腰部设置有束紧带,所述束紧带独立于防护披主体设置或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披主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2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尾矿回采制浆站
- 下一篇:一种水泵防烧检测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