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岩石样品的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1323.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韩艳浓;陈军海;李丹丹;孙明光;孙连环;王怡;牛成成;许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N1/02;G01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样品 筒体 轴向夹持 夹持装置 夹持 柱状 容纳 拆卸式安装 径向开口 体内构造 轴向方向 轴向开口 内腔中 贯穿 内腔 岩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岩石样品的夹持装置,其包括:柱状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所述岩石样品的内腔;以及能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筒体上的轴向夹持件,所述轴向夹持件构造成能与容纳于所述内腔中的岩石样品相接触以夹持所述岩石样品;其中,在轴向夹持件上构造有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轴向夹持件的轴向开口,和/或在所述柱状的筒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筒体的径向开口。通过该夹持装置来夹持岩石能够避免岩石样品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岩石样品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岩石样品进行研究时,首先需要对该岩石样品进行夹持,并获取其中的“岩芯”,即取芯。通常,对于同一岩石样品需要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取芯,例如,至少需要沿岩石样品(通常为圆柱形的)的轴向方向和至少三个径向方向进行取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岩石样品夹持在简易的夹持台架上,以进行取芯。然而,在需要沿不同方向进行取芯时,通常需要操作人员反复地将岩石样品从夹持台架上取下,调整岩石样品的定向、并重新将该岩石样品夹持在夹持台架上。这种反复调整、夹持的操作很容易损坏岩石样品。尤其是,对于泥页岩、盐膏岩、碳酸盐岩、软质砂岩等弱胶结、有裂缝或层理发育程度高的岩石类型来说,其岩石样品更容易受到反复调整、夹持等操作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取芯和后续的研究过程很难进行下去。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避免岩石样品损坏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岩石样品的夹持装置,通过该夹持装置来夹持岩石能够避免岩石样品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岩石样品的夹持装置,其包括:柱状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所述岩石样品的内腔;以及能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筒体上的轴向夹持件,所述轴向夹持件构造成能与容纳于所述内腔中的岩石样品相接触以夹持所述岩石样品;其中,在轴向夹持件上构造有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轴向夹持件的轴向开口,和/或在所述柱状的筒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筒体的径向开口。
通过上述夹持装置能够有效地夹持住岩石样品。该夹持过程可贯穿整个取芯过程,而无需为了改变取样方向而对岩石样品进行重新夹持。通过轴向开口和/或径向开口可方便取芯工具接触到岩石样品,并进行取芯。由此,能有效地避免岩石样品(尤其是泥页岩等的岩石样品)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向夹持件与所述岩石样品之间的垫块,所述垫块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向开口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垫块的与所述岩石样品接触的表面构造上有狭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夹持件容纳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封堵所述筒体的端部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与所述轴向夹持件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盖板和所述轴向夹持件接触的垫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轴向夹持件的外侧面上构造有外螺纹,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构造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轴向夹持件能通过螺纹安装到所述筒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多个径向开口,所述多个径向开口在所述筒体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径向夹持件,所述径向夹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腔中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筒体的第一部分相连,所述接触板构造成能与所述岩石样品相接触,所述径向夹持件构造成能调节所述接触板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板与和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所述筒体的第二部分一起夹持所述岩石样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第一部分构造为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构造成允许所述接触板容纳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