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学字符识别的传真图像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1564.0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圣翔;黄远;万辛;安茂波;李鹏;孙晓晨;沈亮;金鑫;徐及;刘珈麟;颜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K9/4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真图像 分类 光学字符识别 噪声消除 预处理 二值化处理 二值化图像 实时性要求 输出字符串 电子扫描 仿射变换 灰度图像 频谱噪声 二值化 置信度 校准 转写 匹配 自动化 扫描 文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字符识别的传真图像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扫描得到的传真图像进行噪声消除;步骤2)对噪声消除后的传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二值化图像进行仿射变换校准文本;步骤4)利用OCR方法对步骤3)处理后的传真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编码为UTF‑8的输出字符串和转写置信度;步骤5)对字符串进行关键词正则匹配,得到传真图像的分类。本发明的方法利用频谱噪声消除和灰度图像二值化的预处理,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提升了电子扫描得到的传真图像的质量;使传真图像能够使用基于OCR的分类方法,由此实现了传真图像的自动化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真图像自动分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字符识别的传真图像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传真图像主要通过对出版物进行电子扫描得到,其主要组成是标准打印字体,手写字体和其他非文字单元(如图表)。传真图像分类技术可以根据指定的类别对传真图像进行分类,起到信息归类划分的作用。
传统的传真图像分类主要依靠操作人员手工进行。这种依靠人工的分类方法,效率低下,准确率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判断,缺乏客观统一指标。同时,传统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方法)对电子扫描文本的质量要求较高,不能直接用在传真图像上进行分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适当的图像预处理算法提高传真图像的质量,利用OCR方法对传真图像进行分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字符识别的传真图像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对扫描得到的传真图像进行噪声消除;
步骤2)对噪声消除后的传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二值化图像进行仿射变换校准文本;
步骤4)利用OCR方法对步骤3)处理后的传真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编码为UTF-8的输出字符串和转写置信度;
步骤5)对字符串进行关键词正则匹配,得到传真图像的分类。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
步骤1-1)计算传真图像的频谱G(u,v):
其中,g[m,n]为传真图像,其大小为M行N列,m,n为像素空间位置,u,v为频谱G(u,v)的频域索引;
步骤1-2)建立噪声污染的退化模型H(u,v):
其中,J1(u,v)为一阶贝塞尔函数;
步骤1-3)由频谱G(u,v)和退化模型H(u,v)计算恢复模型Hw(u,v):
其中,H*(u,v)为H(u,v)的共轭复数,α为噪声功率谱与理想去噪图像功率谱的近似比,取值与传真数据相关;
步骤1-4)由频谱G(u,v)和恢复模型Hw(u,v)估计去噪以后的图像频谱
步骤1-5)计算去噪后的传真图像的灰度值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利用图像中像素点灰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设定初始阈值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取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状态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